一、侵占罪是否包括损失
实际上,侵占罪确实涵盖了造成损失的行为。这一定义旨在阐述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且拒绝对原物进行返还或者交付,从而给受害者带来了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依照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侵占罪被纳入到侵犯财产罪的范畴之内,而构成此项犯罪所需要具备的具体条件之一便是对他人财产权益的实质性损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际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二、侵占罪是否构成诈骗罪
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行为,应认定其涉嫌侵占犯罪,而非诈骗犯罪。关于诈骗罪与侵占罪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罪之间财物交付的原因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也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诈骗罪中,受害人往往是在行为人的欺骗之下,表面上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支配以及由此产生的欺诈后果都是由这种欺骗行为所导致的;
然而,在侵占罪中,受害人则是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支配,这并不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所引发的。
其次,两罪的危害行为也有所不同。诈骗罪的危害行为通常表现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来获取他人财物;而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则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且拒绝归还。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侵占罪所涉及之即为损失内容,具体而言,系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占有或者拒绝退还他人合法所有的动产、不动产等有体或无体财产,进而给相关受害方带来经济上的损害以及财产权益的实质性侵害。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所明确规定,侵占罪作为一种典型的侵犯财产性质犯罪行为,其成立必须要在客观方面造成他人财产权益的实质性损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际经济损失。因此,在对侵占罪进行准确认定的过程中,对于损失内容的评估与确认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
侵占罪是否包括侵占老人的财产?
260人看过
-
职务侵占是否包括侵占行为?
475人看过
-
侵权造成的损失是否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284人看过
-
财产损失的侵权损失包括
376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是否会造成经济损失?
118人看过
-
侵占罪包括侵占不法物品吗
479人看过
-
什么是侵占罪?侵占罪包括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07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
-
事后分利是否包括职务侵占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06事后分利如果有侵犯以下方面属于职务犯罪行为: 1、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否属于侵占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5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侵占罪包括单位犯罪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05侵占罪没有单位犯罪,侵占罪是不能够构成单位犯罪的。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
滥用职权损失是否包括利息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11、不含利息。损失应当是滥用职权行为实施前既有的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而不应包含滥用职权行为所滋生的期待利益,而利息是滋生的期待利益,是不计入损失的。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