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确了合同欠款利息计算的规则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7:55:57 108 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承揽合同欠款能否主张利息的问题,要看承揽合同是否有约定利息,有约定的,可以主张,没有约定,人民法院不会支持支付利息的主张。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定作人未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的,承揽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寻找司法救助。

民法典利息规定

民法典对于利息并无明确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利息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一条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二条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对支付报酬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定作人应当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应当相应支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欠款相关文章
  • 利息不明确利息如何计算?
    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不明确处理如下:根据有关规定,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起诉后,贷款人主张口头约定利息的,贷款人应当提供有关证据予以证实,如果贷款人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进行证实,则应认为双方有利息协议,如无法提供相关证据或难以查明利息协议,则视为利息协议不明确,此时无需支付利息。但贷款期间未约定利息,不影响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还款期间的利息。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有利息吗合同违约金不一定有支付利息。如果已经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一般不会既支付违约金,又支付违约金利息。除非对方没有依约定按时支付违约金,才应该支付违约金的利息,利息需要按照全国银行间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2023-07-03
    193人看过
  • 民法典是否明确了合同解除条款的相关规定
    一、民法典是否明确了合同解除条款的相关规定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属于约定解除。出现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形时,一方解除合同的,就是属于法定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
    2023-10-16
    267人看过
  • 计算高利贷利息的规则
    (二)高利贷利息算法高利贷是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借贷。举个例子具体说明高利贷利息怎么算:如果借高利贷15000元,约定利息是6分,也就是每一元钱每月的利息是6分钱,相当于月利率为6%,那么,一年本利和=15000(1+6%)的12次方=30182.947元。这远远高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借的越多利息越高,这也正是很多人因为借高利贷倾家荡产的原因。怎么向高利贷要回多付的利息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人支付了高利贷的全部利息后,可以与出借人协商返还多付的利息,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向法院起诉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
    2023-07-03
    137人看过
  • 未明确逾期利息计算方法的利息应该如何计算?
    未约定逾期利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逾期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钱时的利息应该如何约定首先,约不约定利息是很重要的。打借条的时候,一定要将利息写在借条上,这很重要。其次,约定多少利息是合法的?我国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现在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数字上:24%和36%。约定利息最高约定到年利率24%,超出部分无效,但是记住,是超出部分无效,但是
    2023-07-24
    274人看过
  • 借款合同利息的规则
    借款合同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法律是并没有进行太多干涉的。而在约定借款合同利息的时候,也是完全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但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一、自然人之间的贷款一定要支付利息吗自然人之间的贷款不一定要支付利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贷款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亲情、友情等情感因素。当然,当事人也可以同意支付利息,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息贷款,借款人不得向贷款人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贷款利率的确定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利率限制的规定,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这个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保护。二、利息过高不受保护在借贷纠纷中,利息约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些借贷中,债权人为获得高息而借款,可一旦产生纠纷,过高的利息约定,并不受法律保护。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
    2023-03-07
    129人看过
  •  欠条利息计算规则及标准
    这句话的主要思想是,欠条逾期利息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符合合同规定就是合法的。换句话说,只要贷款利率没有超过合同规定的四倍,欠条逾期利息就是合法的。根据原内容,欠条逾期利息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就是合法的。为了保持意义不变,可以将“合法的”改为“符合合同规定的”。因此,改写后的内容为:欠条逾期利息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符合合同规定就是合法的。逾期利息是指由逾期贷款造成的罚利息,具体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归还借款的超期罚息。逾期利息和逾期贷款息息相关,关系到用户的信用问题。 欠 条 逾 期 利 息 多 少 才 合 法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可以得知法律保护的固定利率为年利率24%,年利率在24%以内的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而民间借贷如果约定了利息,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法律不予支持。此外,月利率不超过2%的
    2023-10-09
    247人看过
  • 欠条中未明确规定的利息是否需要计算?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虽然口头约定了利息,如果没有履行又没有其他证据加以佐证,法律是不支持的。但口头约定了并履行了利息,法律还是支持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欠条中如何约定利息1、写借条时,应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上载明利息数额或者利息计算办法(利率)。如果没有约定利息数额和利率,则视为无息借款。利率应不超过年利率14.8%,否则对超过部分法律不予保护。2、约定利率时,应明确载明利率的具体表示方法。利率的具体表示方法主要有:(1)年利率:用“百分之”表示;(2)月利率,用“千分之”表示;(3)日利率,用“万分之”表示。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
    2023-07-07
    161人看过
  • 未注明利息的借款合同如何计算?
    欠款合同没写利息的计算方式为: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借款人未约定利息,贷款人主张在借款期间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对利息约定不明确,贷款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款外,借款人对借款利息的约定不明确,贷款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逾期还款的,欠款人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借条没写利息怎么定未约定了利息的,一般视为没有利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有约定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应当予以准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
    2023-07-04
    17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老赖还款的利息计算方式是什么?
    老赖10年后还钱是否支付利息,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协议。没有协议的,视为不需要给利息,如果协议内容不清晰,可以根据当地的交易方式来确定。借款合同就是否支付利息不明确,当事人无法补充协议,可以依据当地、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应视为无利息。民法典债权人有权强制担保人还钱吗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还款的情况下,有没有权强制担保人还款,要依据担保的类型而定,如果是担保物权,可以强制拍卖、变卖担保物还钱。如果是保证担保,一般保证责任的,要强制执行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才能强制保证人偿还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三百八十六条【担保物权的定义】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百八十七条【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
    2023-07-01
    299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了赠与合同撤销的相关规定
    赠与合同的撤销方式有两种:通知受赠人和行使撤销权。受赠人有三种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合同的撤销方式有两种:一是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通知受赠人撤销;二是当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等情形发生时,赠与人或其继承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来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 法 典 : 赠 与 合 同 撤 销 方 式 有 哪 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合同可以被撤销,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赠与合同撤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
    2023-09-05
    429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了电子合同要约的撤回规定
    用电子邮件形式订立合同时,如果符合要约撤销的条件,应当能够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撤销。通过EDI发出的要约,接收信息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当即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回复。这种情况下,要约几乎没有一个有效存在的期间,要约的撤销在EDI条件下似乎不大可能。电子合同的要约不能撤回。要约邀请能否撤回可以。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撤回】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不得撤
    2023-07-18
    100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了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规定
    有。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算。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提起民事诉讼的时效则为三年。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
    2023-07-20
    154人看过
  • 欠款利息计算标准: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规定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起诉欠款利息计算方法有什么?有约定的,根据约定的方法计算,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但是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不负有支付利息义务。但是,借款人不按还款期限还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
    2023-07-15
    59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了离婚财产分配的原则与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民法典中二婚在离婚财产如何分配不管是几婚,在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都是由离婚夫妻协商分割,若不能协商一致的,则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官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分割处理。在分割的时候是按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均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
    2023-07-11
    238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债务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欠款
    词条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欠款
    相关咨询
    • 借款合同计为利息不明算是合法的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5
      在民间借贷中允许约定复利,但仍然是有限制的,就是复利后产生的利息,无论怎么计算,从最初本金开始,不能超过年利率的24%,如果超过了,超过部分就不受法律保护。
    •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利息怎么计算,民间借贷利息怎么计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4
      民间借贷问题,是民间发生较多的纠纷之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计算民间借贷利息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没有约定利息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二)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在这里要注意,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也就是说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出现纠纷时利息要分两种情况计算: 1、约定利率超过四倍,但当事
    • 借款未明确利息计算方式
      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0
      在某些贷款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利息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贷款人可以不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实际上,如果借贷双方没有对利息事项做出明确约定,那么贷款人如果试图主张支付利息,根据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做法,其主张很难得到支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缺乏明确约定的前提下,法律逻辑学已将这种情况默认为无息贷款,旨在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 不过,事件已经发生了转机。如果贷款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存在
    • 民法典规定拖欠货款20年逾期利息怎么计算
      宁夏在线咨询 2024-08-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 民法典明确的履行合同原则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3
      民法典规定的履行合同的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4、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