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称,上述农险业务的97%以上得到各级政府的保费补贴,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政策机遇。
然而,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不断凸现,巨灾风险化解机制,以及农业保险相关立法的缺位,逐渐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构成影响。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机制,已成为现阶段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迫切需求。
6个一号文件
自2003年起,保监会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
董波说,近年来,保监会推进农业保险在各地的试点,进行了各种不同模式的探索,陆续批准了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研究农业保险的体制和机制等。
2004年以来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保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明确提出对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农业保险实施保费补贴。按当时的规定,中央财政给予种植业保险保费25%的补贴,地方政府给予25%的补贴,其余部分由农户自筹。
在2007年六个省市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我国主要的粮油产区均开展粮油保险,同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补贴比例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35%。
最新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
董波称,农业大省往往是经济弱省,对农业保险的补贴等于中央财政的一项转移支付方式,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
此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这项政策对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和机制,为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保障,提升农户的还款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进而解决农民贷款质押物不足、贷款难的问题。董波透露,目前保监会已会同银监会启动上述互动机制。
在众多政策利好的促动下,2008年农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据保监会统计,去年保险业承保了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113%。
在2008年农业保险110.7亿元的签单保费中,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73.7亿元,养殖业保险保费收入37亿元,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同时,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民家庭财产、农民信用保证、农机农房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2008年涉农保险保费收入24.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3万亿元,支付赔款19.2亿元。
巨灾风险化解机制
然而,农业保险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董波坦言,首先农业保险的承保面还不够大,承保各类农作物的面积仍然与当前农业生产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很多险种仍处于试办时期。
今春旱情严重,特别是北方的冬小麦种植区受灾严重,虽然旱灾大部分属于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内,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承保集中在夏秋作物,对越冬作物的承保面积不大,因此在是次旱情发生后,只有较少地区能够获得相应的农业保险补偿。
其次,目前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规范问题,作为支农惠农的政策之一,农业保险涉及范围较广,政策性较强,但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甚至出现拖赔、惜赔,以及违反相关政策等问题,董波称,保监会对此特别加大了监督检查。
以2008年为例,据保监会的统计,农业保险的签单保费收入为110亿元,而农业保险为1400余万受灾农户已经支付赔款70亿元。可以看出,2008年农业保险的经营情况,已经一改过去赔付动辄超过100%的全面亏损状况。
细解赔付额下降的原因,董波认为,首先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原因,我国已经连续5年农业生产丰收。尽管在局部地区有一些风险出现,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尚未发生,因此农业保险在近年来业务比较平稳。
其次,近年来农业保险的发展比较规范,恶性竞争得到控制,保费充足性得到一定保障。我们希望在推进农业保险中实行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农民自愿投保,要实现政府、企业、农户共赢的局面,农业保险的经营中虽然不应该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但也不能连年亏损,企业也就没有经营的积极性了。
同时,由于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化解机制不健全,保险公司在丰年、平年储备资金以应对灾年的赔付,才能实现农业保险的良性循环。
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化解巨灾风险已经迫在眉睫。董波称。
对此,保监会已经作了一些尝试。
在2007年保监会指导各试点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下称中再集团)签署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的基础上,2008年保监会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公司(主要是中国人保、中再集团)的窗口指导力度,督促各试点公司完成2008年度农业再保险安排,初步形成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初现雏形。
这些所谓的雏形主要是,在农业巨灾上探索通过农业再保险、超赔、向国际市场分保等方式来化解农业生产所要面临的巨灾风险,但比较做法较为初级。董称。
世界各国的农业保险发展中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初期时巨灾风险不是很突出,但到目前阶段,无论是农业保险的承保品种,还是承保面积和承保的风险额度,都是逐渐增大,巨灾风险化解问题非常迫切。
必须通过巨灾风险化解机制建设,确保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财务稳定,更好的经营农业保险,另一方面也是平抑保费水平,防止灾年保费过高,丰年保费低的问题,以利于农业保险的平稳发展。
董波续称,我们希望同时也要求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真是反映农业保险经营成果,通过连续的农险数据积累,推进公司更加公平合理的厘定农险费率,推出适应农业生产的产品,以实现盈亏基本平衡,丰年和欠年基本平衡。
此外,农业保险立法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对下一步做好农业保险的定位、经营原则,以及如何确定政策支持协调机构等问题也构成影响。
-
建巨灾风险逐级分担机制
362人看过
-
美国巨灾风险证券化
281人看过
-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亟待建立
61人看过
-
建立巨灾风险金融保障机制
496人看过
-
加快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439人看过
-
美国:借力资本市场化解巨灾风险
499人看过
集团公司一般指大型的集团公司,是由若干个在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单位组成的具有共同投融资渠道、经营方向、管理模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 集团公司成立的条件有: 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控股子... 更多>
-
管制的雏形指的是什么,有法律解释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7中国对罪犯不予关押而限制其行动自由的一种刑罚。中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
如何化解合同中的风险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0企业收益与风险并存,在这些风险中如何着手化解风险,我认为: 第一,要了解、掌握对方的基本情况。 第二,科学评估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评估对方资信状况主要看: 1、看财务状况; 2、看对方此前与他人的履约状况以及他人有无重大诉讼或仲裁; 3、看对方有无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受过行政处罚。评估履约能力主要是判断其支付能力和生产能力。 第三,认真签署合同文本。先看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再看签字盖章是否符合合同要
-
怎样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1规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由于规模过大而可能导致的到期债务无法完全支付的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比较大,有的甚至超过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例如,截止2000年年底,四川省财政各种直接债务累计达400亿元左右,或有债务369亿元,其中,应清欠农村合作基金会213亿元,应退还供销社股金26亿元,粮食企业亏损挂账110亿元,养老保险金缺口20亿元。如果再加上欠发工资和养老金、违规担保、民间集资,地方
-
如何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0公司将兑付资金本金10亿元和5000万利息如期转账至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兑付账户,这是该公司继去年11月后,第二次如期兑付10亿元中期票据。至此公司成功化解了两期20亿元中期票据的债务风险。 去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采取深挖内潜严控成本支出、抢抓机遇追求最佳效益、拓宽融资渠道等举措,确保了中期票据如期偿还。 面对
-
主要债务风险化解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16(1)改革税收制度,丰富地方政府税收来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无法按时偿还本息的可能性和相应后果,也可以说是政府收入不足造成的风险。(2)改革转移支付制度。(3)加强预算约束。(4)规范债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