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他人犯罪成功属于共同犯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5:20:15 414 人看过

教唆他人犯罪成功是属于共同犯罪的。根据《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他人打人算共同犯罪吗?

教唆他人打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有两种情形:

1、如果是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打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2、如果教唆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故意打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以及教唆年满十六周岁的人故意打人的,构成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7: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主犯吗?
    一、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主犯吗?不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二、教唆犯定罪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
    2024-01-28
    401人看过
  • 教唆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教唆犯的定位
    教唆犯是否为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如果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即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不构成共同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突出特点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因此,教唆犯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
    2023-08-17
    252人看过
  • 犯罪定性:教唆未成年犯罪应属于何罪?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并且是从重处罚。如教唆他人犯抢劫罪的,定抢劫罪;教唆他人犯放火罪的,定放火罪。当然,应当同时考虑教唆犯的从属性质以及认识错误问题。如果被教唆者对被教唆的罪产生误解,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责任。例如,甲教唆乙实施抢劫行为,但乙到达现场后只实施了盗窃行为的,对甲只能认定为盗窃罪。反之,A教唆B实施盗窃行为,但B实施了抢劫行为的,对A仍应认定为盗窃罪。在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罪因而与教唆犯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就以主犯论处;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以从犯论处;在个别特殊情况下,教唆犯也可能是胁从犯,应以胁从犯论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
    2023-12-12
    182人看过
  • 帮助销赃是共同犯罪吗,教唆成立共同犯罪吗
    一、帮助销赃是共同犯罪吗帮助销赃满足各个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的犯意联系和客观上行为的共同指向性要件,所以构成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这就是说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在共同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共同实施的具内在联系性的犯罪行为。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共同犯罪主要考究各个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的犯意联系和客观上行为的共同指向性,而一般不要求完全具备一般犯罪的全部主客观特征。二、教唆成立共同犯罪吗教唆成立共同犯罪。教唆犯是指没有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其使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犯罪意图,或者使本来已有犯罪意图的人坚定了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唆都是成功的,有的人虽然实施了教唆行为,但是被教唆人却并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2024-01-10
    36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教唆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或教唆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情节严重的,可增加基准刑的20%-40%的限制行为能力者犯罪的,可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教唆犯的前提是共同犯罪吗?不一定。教唆犯一般是共同犯罪。但是,由于教唆人实施教唆行为以后,被教唆人可能去实施被教唆的罪,也有可能不去实施被教唆的罪,或者去实施了另外一种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只有教唆人一人的行为,就不存在共同犯罪。
    2023-08-06
    261人看过
  • 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一、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或者是帮助犯罪,但是如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共同犯罪的主犯是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实施教唆行为的人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按照主犯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不进行定罪。属于犯罪行为的,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
    2024-01-29
    220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犯罪可否概成共同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属于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教唆犯怎样定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
    2023-04-03
    466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教唆犯要成立犯罪中止,是以教唆犯中止本人的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为已足,还是要求制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或有效防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可能导致的犯罪结果,在理论界素有争议。我认为,教唆犯成立犯罪中止应以自动有效制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或有效防止被教唆者犯罪行为可能发生的犯罪结果为必要条件。因为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及其所造成的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教唆犯教唆完毕以后,其作为犯罪结果发生的原因力已经在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想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使本人的教唆行为失去作为犯罪结果发生的原因力的效果。而要消除这一原因力的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制止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根据共同犯罪所处的不同阶段,教唆犯成立中止的具体要求如下:1、在被教唆的人预备实施所教唆的犯罪时,教唆犯必须积极制止被教唆人的犯罪预备行为,劝说其放弃犯罪意图并阻止其着手实施。2、在被教唆的人已经进入实行阶段后,教唆犯必须阻止被教唆人继续
    2023-04-30
    428人看过
  • 教唆他人打成轻伤构成教唆犯吗?
    构成了;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罪的特点责任特点唆使他人犯罪,本人无实行行为;责任(1)被教唆人犯被教唆罪的,按共犯处罚,主从视作用而定。(2)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3)教唆不满18岁的
    2024-01-12
    116人看过
  • 教唆犯是否只存在于共同犯罪中?
    教唆犯只存在于共同犯罪里。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因此必须存在共同犯罪,才可以认定教唆犯的存在,具体而言,即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但是,由于教唆人实施教唆行为以后,被教唆人可能去实施被教唆的罪。所以如果不成立正犯的行为,那么就不存在共同犯罪,也就不能认定教唆犯。请问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教唆犯是否是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同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种情况下不构成共同犯罪,即只对教唆犯单独定罪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
    2023-07-01
    308人看过
  • 教唆精神病人犯罪是教唆犯吗
    1、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那么就是胁从犯。2、一个人是否成立间接正犯,看他是否对实行者具有支配力。一般而言,精神病患者没有责任能力,便没有规范意识,所以,故意利用精神病患者犯罪,只能构成间接正犯,而不构成教唆犯。3、不过,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对方是精神病患者,则不构成间接正犯,而可能构成共同正犯、教唆犯。律师补充:应当减刑的情形有(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2023-05-06
    168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和犯罪的哪个重
    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谁判得重要依据具体的案情确定,如果教唆人在杀人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样重。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须根据犯罪人在犯罪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区分。对于主犯而言,主犯须承担其组织、指挥或参与的全部犯罪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而言,其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而言,其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加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教唆犯而言,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若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罪与暴力犯罪,谁更重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
    2023-03-22
    290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自己坐牢吗?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2023-06-28
    357人看过
  • 教唆犯是一个共同犯罪么?
    教唆犯是否为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如果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即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不构成共同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突出特点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因此,教唆犯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
    2023-06-25
    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教唆他人自杀是否属于犯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7
      一般情况下的教唆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实施的是教唆自杀行为,是否自杀,自杀者仍具有意志选择自由,因此,教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虽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应按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对特定情况下的教唆自杀行为,则应当按照一般故意杀人罪决定刑罚.对于教唆无责任能力人自杀的,由于被教唆者缺乏辨认和控制能力,对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依法追究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 教唆未遂与实施教唆犯共同构成犯罪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7
      1、构成,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 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教唆他人犯罪有什么规定教唆是犯罪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14
      教唆犯可能会被在法定刑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犯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 教唆犯罪的量刑是结合具体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而定的。
    • 未遂的教唆罪属于犯罪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8
      1、未遂的教唆成立犯罪,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教唆,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 为什么教唆犯成立共同犯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1
      这是因为刑法规定教唆犯与具体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即使是因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未达到刑法所要求的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人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