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正牌商品,为何构成商标侵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20:52:50 259 人看过

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一般需要判断涉嫌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的使用。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容器、服务场所以及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以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行为。判断是否为商标的使用应当综合考虑使用人的主观意图、使用方式、宣传方式、行业惯例、消费者认知等因素。

商标的指示性合理使用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善意合理地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以客观说明自己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用途、服务对象及其他商品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正品销售商使用他人商标应当坚持必要性及适度性原则,即只有在确有必要使用权利人商标且使用在适度范围内时才属于正当的指示性使用,否则就可能对商标权人权利造成侵害。

律师补充:

商标不仅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这一基本功能,同时还承载着品质保障、信誉承载等衍生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商品销售的必要,给正品商品添附新包装再行出售并非完全被法律所禁止。提醒各位经营者,在为商品添加包装时,要留意不能破坏商标的品质保障功能,损害商标权利人的商誉。

【法律依据】

商标侵权判断标准》

第三条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一般需要判断涉嫌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的使用。

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容器、服务场所以及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以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5: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标相关文章
  • 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的免责条款是啥,销售商标侵权商品能否免责?
    商标侵权如果没有免责事由,也是需要做出相应赔偿的,那么你是否知道商标侵权的赔偿方式呢?商标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式:1、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2、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3、法定赔偿。第一种计算方式(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的适用解释第十四条:“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在中粮集团诉北京嘉裕东方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公司商标侵权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1552.7479万元人民币。该案件因为标的额为一个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赔偿的计算据本人了解适用的就是第一种计算方式,而且比较明确就适用了解释第十四条。中粮集团起诉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的好,迅速查封了被告的货物,并取得了部分财务资料。法院根据财务资料计算出被告侵权产品的销售量,并大致计算出每瓶酒的利润为9元,最后
    2023-02-17
    490人看过
  • 故意销售侵权商品经销商存在商标侵权吗
    故意销售侵权商品的,经销商构成商标侵权,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一、经销商构成商标侵权怎么确定赔偿标准?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
    2023-03-15
    234人看过
  • 销售商品被诉商标侵权如何应诉
    销售商品被诉商标侵权应诉的方式: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在法院通知的开庭时间内,前往参庭即可。销售商品被诉商标侵权如何应诉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五章 证 据  第三十四条 
    2022-07-07
    377人看过
  • 工厂品牌侵权,销售商犯罪吗
    1、根据刑法的规定,销售者明知产品侵权,仍在销售的,情节严重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明知是为了牟利而销售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的,处死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认定要正确认定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必须准确把握本罪与非罪的区别,而本罪与侵犯著作权罪之间的关系(1)本罪与非罪判断销售侵权复制品是否构成犯罪,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看行为人是否知道销售侵权复制品属于侵权复制品,如果不知道,有重大过失的,不构成犯罪销售对象是否属于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数额不大的,不构成犯罪
    2023-05-07
    487人看过
  • 建材商销售产品商标侵权"傍名牌"被判赔万元
    某建材商城销售标注有盾安图文商标的电热杯。该商标早已被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使用,但其注册使用范围并不包括电热杯。在此情况下,建材商城的做法构成侵权吗?近日,福建省高院经终审审理认为,建材商城的销售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商城所售电热杯盗用盾安商标盾安公司创建于1987年。1997年,该公司申请的盾安图文商标获准在商标注册第七类截止阀、冷凝器、限压阀上注册使用。公司投入重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该商标和品牌。盾安牌制冷配件和阀门两次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并获中国名优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7年1月3日,盾安公司工作人员在我省某建材商城买了5个标注有盾安图文商标的电热杯,价款125元。此后,盾安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建材商城停售侵权商品并赔偿损失。经法院调查得知,目前尚无人在电热杯相应的第十一类商标上取得盾安商标的注册。建材商城据此认为,盾安公司获准使用商标的范围并不包含电热杯,建材商城没有侵权。法
    2023-04-23
    273人看过
  • 品牌商标侵权标准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一、商标侵权获利如何计算对侵权人因侵权
    2023-03-31
    90人看过
  • 2023销售商标侵权商品是否赔偿
    销售商标侵权商品是否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
    2023-02-07
    155人看过
  • 销售正版商品,使用其商标做店招亦可能侵权
    为了招揽顾客或扩大商业影响,一些商家通常将自己销售商品的商标制作成店招或专柜标识。殊不知,如果未得到商标专有人的许可,尽管销售的是正版商品,但仍有可能侵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久前审理了一起“使用销售商品的商标作店招侵权”的案例。据成都中院院长曲颖介绍,享有“dnhill”和“登喜路”商标权的艾尔弗雷德·邓希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邓希尔公司”)向成都中院诉称,四川和正百盛广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正百盛”)擅自在其商场内设立专柜,出售标有“dnhill”和“登喜路”等商标字样的商品,并在其柜台上方显著位置标注“dnhill”和“登喜路”字样作为该柜台的标识。邓希尔公司认为和正百盛这一行为侵犯了该公司“dnhill”和“登喜路”的商标专用权,请求法院判令和正百盛停止商标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成都中院审理认为,和正百盛销售的产品系邓希尔公司生产,没有销售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但和正百
    2023-06-08
    389人看过
  • 商标作为商品名使用是否构成侵权
    1、商标是否作为商品名使用是侵权的如果名称与商标相同,容易造成混淆,则构成商标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类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类似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造成混淆;(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四)伪造、制造其他商品(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后的商品重新投放市场的;(六)故意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的(七)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第二,商标侵权应赔偿多少?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应当参照商标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中华人
    2023-05-31
    146人看过
  • 厂商可以告销售方商品商标侵权吗
    可以的,只要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就算是侵权行为。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
    2023-06-18
    425人看过
  • 品牌商标侵权如何起诉
    法律综合知识
    一、关于品牌商标侵权如何起诉进行起诉的流程如下:1、写好起诉书;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3、法院开庭审理。如果在法官主持下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由法官作出裁决;4、执行判决。如败诉方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胜诉方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商标侵权要件有什么?(一)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二)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
    2024-01-18
    457人看过
  • 相同商品构成商标侵权吗?
    一、相同商品构成商标侵权吗?相同的商标是否算侵权,应当根据商标的行业而定,如果是同一种商品或者同一行业的那么显然是构成了侵权行为,但如果是不同的商品类型的,则不存在侵权的说法,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商标管理部门。不同行业的则不算侵权,商标侵权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的行为,所以同样的商标在不同行业不算侵权。如果商标已经被申请为驰名商标了,可能会存在一些法律风险,要看具体情况。商标分类表把商标分为45个大类,每个类别,甚至类别中的每个子类都是相互独立的,商标在哪个类别中的哪些商品上注册成功,就只能在哪个类别中的具体商品上使用,并且在该类别拥有商标专属权,这样才受法律保护。如果该商标是别人原创设计的图形或者特殊字体的商标,那么还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那么从法理上来说,你用这个商标就属于侵权行为。但是现行法律一般会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除非对方
    2024-01-22
    227人看过
  • 销售侵权商品的立案标准
    一、侵权销售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的1、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2、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3、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15万元以上的。《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按照《刑法》规定,下列人员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处罚:1、应当从轻处罚的人员:(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
    2023-03-17
    287人看过
  • 商标侵权:产品销售商的法律责任
    商标侵权的产品销售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卖方不知道自己销售的是商标侵权产品,产品来源合法,卖方事后说明供应商,不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由于情节不同,主观态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或制裁。也就是说,如果卖方不知道并且能够合法取得并解释提供者,则不能承担赔偿责任。商标侵权产品的处罚标准是什么(1)责令停止侵权具体措施如下:责令立即停止销售;没收、销毁侵权商品;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2)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023-07-05
    210人看过
换一批
#商标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标
    词条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商标
    相关咨询
    • 未售出侵权商品的商品是否构成侵害商标权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22
      没有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但是有故意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也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侵权。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
    • 商品构成商标侵权零售商有无责任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14
      商品侵犯商标权,关于零售商是否有责任的这个问题,得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零售商明知商品侵犯商标权,仍然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零售商也构成商标侵权,要一并承担侵权责任。侵犯侵权商品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 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的免责条款是啥,销售商标侵权商品能否免责?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31
      商标侵权如果没有免责事由,也是需要做出相应赔偿的,那么你是否知道商标侵权的赔偿方式呢? 商标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式: 1、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 2、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 3、法定赔偿。 第一种计算方式(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的适用 解释第十四条:“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
    • 销售者是否可构成商标侵权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2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 (三)项的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因此销售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构成商标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
    • 网上销售某品牌商品属于侵权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28
      首先,蔡某需先确认发函公司是否是蔡某销售商品的商标权利人,具体可以通过在商标局进行商标查询等方式来进行确认。在确认了该公司确实为权利人之后,如果蔡某销售的商品确实是由发函公司生产且蔡某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这些商品的,那么根据“权利用尽原则”,作为商品的物权所有人,蔡某有权自行决定再销售这些商品,这种行为不构成侵权;但如果蔡某销售的商品并非由发函公司生产,而是他人仿照发函公司的正品所生产的,根据商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