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要件有哪些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销售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涉嫌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必须有口供才能定罪吗
不是,在刑事案件中,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三、涉嫌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提起公诉的条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客观依据。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哪些情形下需要构成非法使用窃照器材罪
168人看过
-
窃照专用器材的使用非法吗?
437人看过
-
窃照器材非法使用罪的构成条件剖析
211人看过
-
专用窃听器材非法制造罪有哪些构成条件?
226人看过
-
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会怎样?
56人看过
-
窃照器材罪的非法使用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499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非法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量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7对在公共场所偷拍和窃听恋人亲热,在公厕,澡堂偷窥偷拍,等等此类道德败坏的恶劣行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如何定罪?答复:你所咨询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节和程度,有可能构成以下几种犯罪: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偷拍偷录”者,如果非法使用专用窃听、窃照器材,则违反法律规定,构成对社会管理秩
-
哪些犯罪属于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29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客体是国家对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客观上表现为非法销售窃听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6构成条件是:一个是其主体是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个是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一个是主观要件是为处于某种非法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其客观要件即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买卖专用窃听器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的处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1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刑法》第283条和第284条明确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
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