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名誉侵权的含义
1.网络名誉侵权,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进行侵害的行为。
2.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捏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或者在网络上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等。当这种行为情节恶劣时,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
3.例如,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包括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捏造的事实,或者篡改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以损害他人名誉,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
4.具体的法律依据可见于《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一条和第五条。
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侮辱性言论,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造成侵害。
2.特别是当这些行为在信息网络上被散布,或者由他人组织、指使进行散布时,其恶劣影响会进一步加大。
3.因此,我们应当警惕并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以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三、名誉侵权诉讼证据
在名誉侵权诉讼中,需要提交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要证明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如自然人的身份证明资料、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体登记资料等。如果当事人的名称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还需要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要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这包括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以及文章内容涉及到事实真相的证据,如学历证明等。
3.要证明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单位处分等。
此外,被告还需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即被告应提供其所发表的文章等没有侮辱性语言或内容与事实相符的证据。
4.如果有具体的诉讼请求,还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以上就是在名誉侵权诉讼中需要提交的主要证据。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
新闻侵害名誉权含义
78人看过
-
网络侵犯名誉权怎么办,网络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259人看过
-
网络侵犯名誉权立案标准,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202人看过
-
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网络名誉侵权去哪起诉
259人看过
-
一般侵害名誉权与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
89人看过
-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法律如何规定以及网络侵犯名誉权怎么维权
307人看过
-
怎么认定网络侵犯名誉权?网络侵犯名誉权怎么维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5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是侵犯名誉权。网络侵犯名誉权是指通过互联网络,在网上登载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各种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制作并在网络中上载的各种各样的作品,侵犯公民或法人的名誉并使其社会评价降低或贬损的行为。那么,怎么认定网络侵犯名誉权?网络侵犯名誉权怎么维权?对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如何赔偿?福建如贤律师事务所叶晓建律师解析。怎么认定网络
-
网络名誉侵权怎么认定,怎么进行网络侵害名誉权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5关于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须有传播散布之行为,即该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传播内容必须有妨誉性,即该内容具有贬损他人名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性质。侵害网络名誉权的具体方式有:一是指向权利人的真实姓名、现实身份,对其进行侮辱、诽谤;二是仅指向"虚拟主体",对其背后的民事主体进行侮辱、诽谤。(2)该行为造成了权利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事实。一般认
-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名词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5关于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须有传播散布之行为,即该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传播内容必须有妨誉性,即该内容具有贬损他人名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性质。侵害网络名誉权的具体方式有:一是指向权利人的真实姓名、现实身份,对其进行侮辱、诽谤;二是仅指向"虚拟主体",对其背后的民事主体进行侮辱、诽谤。(2)该行为造成了权利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事实。一般认
-
网络侵犯名誉权问题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2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而网络名誉侵权因为其含义、形式、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 (一)初始作者与传播者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做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初始作者是侵权言论的直接制造者,其地位与传统名誉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人相似。网络
-
网络名誉权侵权被告主体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8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而网络名誉侵权因为其含义、形式、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