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履行地按照以下规则确定: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一、提供服务的合同履行地是哪里
提供服务的合同,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履行地的,约定地是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一般是接受服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十八条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如何确定技术合同协议履行地
技术合同履行地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居间合同履行地该如何界定
居间合同履行地的认定为:有约定履行地的情形下,以约定为准。没有约定的情形下,争议标的不动产的,以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定金合同可不可以认定为买卖合同
460人看过
-
共同犯罪行为可以否认定职务行为
224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中怎么认定卖方存在欺诈行为?
415人看过
-
如何认定员工的“职务行为”?
182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定金协议被认定为买卖合同纠纷
483人看过
-
仅有发票能否认定为买卖合同
217人看过
合同履行地是合同的履行地点。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而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 更多>
-
职务行为是如何认定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41、有许多组织的负责人,将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混淆起来,往往以个人行为来代替职务行为,一旦纠纷发生,被告都是以自己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为由进行抗辩,但又提供不出有利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因此,只能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2、区分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 职务行为通常是指工作人员行使职务的行为,是履行职责的活动,与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相对应。 个人行为,广义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与“群体行为”相对称。狭义指个
-
2022年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7(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当然,刑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一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
-
房屋卖买的收条可认定为合同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31、收条仅是收到款项或者财物的凭证,所以单独凭借收条一个证据是不能认定买卖合同的,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
书画行为买卖合同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7甲方应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日内将作品交付给乙方。甲、乙双方应于交付时进行验收: 1.验收方法:双方书面确认。 2.验收标准:符合本合同第一条所列作品概况,包括作者、年代、规格尺寸、质地、保存现状、瑕疵及备注内容。 3、验收结束后,甲、乙方应通过以下方式对交付的作品进行确认:甲、乙方应于作品的正视、俯视、底视照片进行签字确认。 第六条交易的中止 乙方于以下情形有权中止交易:有证据表明作品在权属、
-
职务行为的认定是怎样的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11、有许多组织的负责人,将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混淆起来,往往以个人行为来代替职务行为,一旦纠纷发生,被告都是以自己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为由进行抗辩,但又提供不出有利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因此,只能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2、区分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 职务行为通常是指工作人员行使职务的行为,是履行职责的活动,与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相对应。 个人行为,广义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与“群体行为”相对称。狭义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