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件数量增长幅度快
近几年以来,法院受理的物业服务纠纷案件每年呈现快速递增趋势发展。
2、诉讼标的普遍较小、但纠纷解决难度大
从立案受理的标的来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标的普遍比较低,争议标的不大,但是,从实际审理上来看,此类案件往往解决的难度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业主往往和物业公司矛盾比较深,当业主作为被告时,往往很少愿意出庭。
3、案件调撤率高
从审理的案件来看,此类案件的调撤率相当高,目前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调撤率之所以这么高,从审理中可以发现主要受一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一,业主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出于诉讼成本、司法威慑等诸多考虑,主动交纳物业费,形成诉前和解。其二,庭审过程中达成诉讼和解,由物业公司放弃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或是对物业服务费给予一定折扣,达成诉讼和解。其三,现在很多房屋,业主买下以后并没有实际入住,或者买下以后又转卖给其他业主。当法院的诉讼文书发出去以后,很多被告由于住址不明而无法收到法院的诉讼文书,而物业公司处于公告送达的高成本,主动向法院申请撤诉。
4、送达难度大
对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承办法官最头疼的事情之一莫过于送达难的问题。从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邮寄方式向业主送达诉讼文书,回退率经常在50%左右。因为邮寄人员通常在工作时间送达,而工作时间业主常常不在家,导致无法送达,或者由物管人员签收,不具有送达效力。有的审判人员通过电话来通知业主领取诉讼文书,但当事人出于对诉讼及对物业公司的抵触情绪,多不愿意到法院领取诉讼文书。还有的法官通过直接送达的方式,但是同样受到工作时间业主不在家、同住家属身份无法确认、拒收等多种情况的制约。使得送达效果不甚理想。
5、案件多为批量案件且被告抗辩理由高度一致
从收案情况来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为物业公司对小区欠缴物业服务费的业主进行的集中起诉,因而大多为批量案件,经常是少则十几件,多则几十件同时立案。
从审理情况来看,作为报告的业主庭审中抗辩的最主要的理由是:物业服务质量不满意因而拒绝交费。还有一部分不承认和物业公司的合同关系因而拒绝交费,主要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实物业服务关系、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后的事实服务合同关系,还有的是由于没有设立业委会,委托当地基层组织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关系。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特点及审理难点分析
326人看过
-
破解物业管理纠纷中四大法律难点
273人看过
-
合并审理物业合同纠纷可行吗
224人看过
-
审理物业管理合同纠纷困境探析
241人看过
-
物业合同纠纷举证怎么做,物业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103人看过
-
物业纠纷打人怎么处理,物业合同纠纷的原因
152人看过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
企业合同法中欠款纠纷的解决难点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1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档案。对于企业签订的每一份合同,都要做好完整恰当的备案,并输入企业数据库,以备将来对合同进行监督和检查。其次,要对企业客户进行分类。企业在贸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这些客户可能来自同一个行业,但更有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第三,对于欠款,要及时向对方出具对账函。对账函的作用是确定双方的欠款金额、时间和还款日期,对确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最后,不要
-
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难点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1(一)借款金额难以认定,出借人往往仅持有借条而缺乏款项交付凭证或其它证据 此种情况如果是标的额数目较小,一般可以推定出具借条时款项已经交付,从而认定借款事实的发生。对于数额较大的借款,仅有借条或借款合同,而没有款项交付的其他证据,认定借款事实是否实际发生就较为困难。审判实践中有六七十万借款的出借人往往声称是以现金方式交付的,而借款人却不予认可,因无其他证据进一步证明,给人民法院认定借款事实是否实际
-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审理难点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21.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认定难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往往由用工不规范所导致。此类案件的个人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的意识淡薄,保留和固化证据的意识也相对较弱。一些单位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等因素考量选择规避劳动合同,或以彼合同之名掩盖此法律关系之实,如权利义务约定与合同名称所展现的特征不符、实际履行突破或有悖于合同约定、未签订任何书面合同等。非劳动合同制用工的大量存在使得认定当事人达成的真实
-
-
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有哪些难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2在实践中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难点,在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理解和适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履行地以当事人约定为准。除有例外,在通常情况下,合同履行地都以当事人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地作为履行地。 2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并未实际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地是否可以作为管辖的依据,则区分情况来确定。如果当事人双方的住所地均不在约定的履行地的,则此合同纠纷只能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住所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