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给予对方财产利益或履行特定义务,而对方无需支付任何代价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对民法中等价有偿原则的例外,主要发生于公民日常民事活动中。例如赠与行为、无偿借贷行为、无偿劳务合同行为等。
一种法律行为,其中当事人一方给予对方财产利益或履行特定义务,而对方无需支付任何代价。例如赠与行为、无偿借贷行为、无偿劳务合同行为等。无偿法律行为是对民法中等价有偿原则的例外。依中国法,它主要发生于公民日常民事活动。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无 偿 行 为 : 赠 与 、 借 贷 、 劳 务 等
民事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自愿为对方当事人作出一定行为,而对方当事人不需要支付任何报酬或者仅需支付极少金额的报酬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赠与、借贷、劳务等。
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可以随时撤销赠与,而受赠人则有义务将该财产用于合法的目的,不得擅自处分或者变卖赠与财产。
借贷是指借款人向贷与人借款,贷与人同意借款人的请求,按照协议的约定提供借款。借款人应当按时归还借款,并支付约定的利息。借贷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还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等事项。
劳务是指一方当事人自愿为对方当事人提供一定的劳务服务,包括提供咨询、设计、施工、运输、仓储、护理等服务。劳务报酬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确定。
无偿行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赠与、借贷、劳务等行为可以促进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感情,维护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信任。同时,这些行为也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民事法律行为无偿行为应当在法律上得到充分保护,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和协调。
无偿法律行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感情,维护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信任。同时,这些行为也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民事法律行为无偿行为应当在法律上得到充分保护,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和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
建筑开发商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59人看过
-
自首行为的普遍规定
404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无效行为
184人看过
-
存在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178人看过
-
无效的民事行为在法律中有何定义?
46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法官是否存在偏袒行为?
461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
拍摄红绿灯违章行为是否普遍存在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4并非所有红绿灯交叉路口都安装了违法违规行为摄影设施。通常仅在特别安装了防闯红灯设备的路口才具有违章拍照功能。这类装置中,下方的感应线圈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感知道路表面传来的车辆压力。一方面,当红灯亮起时,如果车辆前轮触线,就会触发一个信号并开始拍摄第一张照片;另一方面,如果未停车继续向前行驶,一旦后轮触及前面线圈区域,就会再次触发信号并拍摄第二张照片。当车辆驶向对面路口时,也会经过另一处感应线圈,此
-
耕地保护行为中存在哪些违法行为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耕地保护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 (2)违反法律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毁坏种植条件的违法行为; (3)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费、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的违法行为; (4)应将耕地划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为合法行为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2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有效行为: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在普通程序中出现需要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终止。
-
民事法律行为能怎么定性民事法律行为能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