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能否向劳动者收取入职押金
1、用人单位不能向劳动者收取入职押金。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违法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第二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工资应该怎么办
1、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起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劳动者能否向用人单位收取押金
100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保证金或风险金等费用
182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能否向职工收取计划生育保证金?
42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或扣押身份证等证件合法么
366人看过
-
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属违法
29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可以向员工收取押金吗
58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后,劳动者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是否合法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8应认定你交20,000元风险金实质是属于劳动合同保证金。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我国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的相关规定,其行为归于无效,依法应当返还,同时还应当赔偿你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为从法律上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我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一直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劳动合同保证金、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学历证等行为。1994年,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
-
劳动者辞职时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收取押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0用人单位不应该收取押金。《劳动合同法》第84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
-
劳动者主动离职后,用人单位收取劳动押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者要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3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向劳动监察投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劳动者,不得收取押金。收取押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退还,并按每人500——2000元处以罚款。但是,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对损失承担举证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
-
劳动者主动离职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劳动者应该怎么维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单位收取押金,那么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行为违法的,建议劳动者反映到劳动局解决,要求单位归还押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
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收取入厂押金吗,用人单位违法有什么责任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用人单位不可以向劳动者收取“入厂押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伍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