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条件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5、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
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有哪些,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
59人看过
-
哪些条件是中断诉讼时效的必要条件?
6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有哪些法律条件,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247人看过
-
哪些情况会中断民事诉讼的时效
389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适用条件以及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是怎样的
246人看过
-
民事案件中诉讼时效中断是几年
484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因为哪些案件而中止,中断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5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第
-
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后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例子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9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
-
诉讼时效中断的性质条件包括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4诉讼时效中断的性质条件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
欠条诉讼中断条件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7欠条诉讼中断的情况是: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
中断后诉讼时效与中止后诉讼时效有哪些不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2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不同的发生时间。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期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的最后6个月。 二是法定原因不同。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等;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三是法律后果不同。时效性中断,中断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不再计算,诉讼时效期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