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作品侵害名誉权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3 11:51:52 55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7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由此可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由于描述对象确定,其在作品的内容中如果包含侮辱、诽谤等内容,对被描述的对象名誉权有损害的,则构成侵害名誉权,受害人可以请求作者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例如,贾某在以马某为原型的人物传记中对马某使用侮辱性词汇,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应当认定贾某侵害了马某的名誉权。

但那些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此类作品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对特定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障创作自由,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某书描写的人物以现

实人物为模版,经过加工,使读者不能将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人物与现实人物相联系,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小说名誉侵权怎么认定

(一)作者在主观方面故意贬损他人的名誉表现之一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侮辱、诽镑的违法内容;表现之二是利用广大读者的是非观念和客观标准进行判断,认为该文学作品内容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二)侵权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主体来实施“特定”是指读者读完该文学作品之后能够将现实生活中固定的某个人或单位对号入座,通常为案件中的受害人、原告等。如果作品中的人和事物是泛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则不构成侵权。

二、认定名誉侵权要综合什么因素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如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即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2: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了解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登记的重要性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提交有关证明和材料:1、填写作品登记申请书、作品登记表、权利保证书各一份,提交作品原件及复印件、作品说明书(说明创作构思、作品主要特点及内容等)各一份;2、申请人身份证明;3、委托创作作品申请登记的,著作权人还应提交著作权人及创作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著作权人或创作者是单位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创作合同或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4、合作作品申请登记的,还应提交合作作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合作作者是单位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合作创作合同或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5、职务作品申请登记的,应提交作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著作权人或专有使用权人的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聘用合同及著作权归属证明原件及复印件;6、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申请登记的,申请人除按上述情况提交有关材料
    2023-07-05
    60人看过
  • 认定侵害名誉权责任是如何的
    一、认定侵害名誉权责任是如何的认定侵害名誉权责任是如下: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二、荣誉权与名誉权如何区分荣誉权与名誉权区分的方式如下:1.性质不同。荣誉权是身份权,而名誉权是人格权。所谓身份权就是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特定的人才会享有而不是人人均享有,如亲权等。人格权则是凡事主体均可享有。所以荣誉权只有那些取得优异成绩,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荣誉称号的特定的公民、法人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则是每个公民、法人均
    2023-08-24
    131人看过
  • 涉嫌侵犯名誉权的转载作品应如何认定
    一、针对涉嫌侵犯名誉权的转载作品应如何认定转载的作品侵犯名誉权的认定为: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侵犯名誉权承担哪些民事责任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包括:1.停止侵害;2.赔礼道歉;3.赔偿损失;4.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如果侵犯名誉权给权利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
    2023-10-13
    161人看过
  • 如何认定名誉权侵权,侵犯他人名誉权如何处理?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在各类网络群聊中的言论成为严重影响涉事人名誉甚至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各种信息在惊人的网络传播速度下,其对个人名誉造成的“杀伤力”是前所未有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其中诽谤行为的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当个人的客观社会评价受到损害才有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而个人自身的主观评价不属于客观社会评价,不纳入名誉权的保护范围。因此,名誉感受损不代表名誉权受损。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律师补充: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
    2023-05-07
    282人看过
  • 美洲国家关于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著作权公约
    发布部门:发布文号:第一条缔约各国有义务根据本公约之规定承认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之著作权,并予以保护。第二条依本公约,著作权即系文学、科学或艺术作品著作人之下述独占权利:利用其作品和许可他人全部或部分利用其作品,依任何合法程序全部或部分处分其权利,以及通过遗嘱或其他合法契约移转其权利。作品视其性质之不同可以用下述方法之一或将来可能出现之其他方法利用之。著作人在其作品方面有权:(甲)以印刷品形式或任何其他形式发表其作品;(乙)公开演奏、朗诵、展示其作品;(丙)用电影术方法复制作品以使之适合于放映,并进行此种放映;(丁)改编作品或许可他人对作品作一般的或某种特殊的改编,以使之适合于用机械的或电动的复制机器录音,或借助上述机器对作品进行演奏;(戊)通过摄影、传真、电视、无线电广播或现时所知道的或将来可能发明的、用于复制符号、声音和画面的任何其他方法传播其作品;(已)翻译其作品,乐曲转调,乐曲改编
    2023-06-08
    271人看过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一般认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民间故事、民间诗歌)、音乐形式(民歌、民间器乐等)、动作形式(民间舞蹈及戏剧等)以及用物质材料体现的形式(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集体性、长期性、变异性、继承性。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性上看,它与一般作作品的“作者”概念显著不同;从继承性上看,它又缺乏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独创性”;从长期性上看,它又有进入公有领域之嫌。所以,国际上一般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称为“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以区别于普通作品。
    2023-06-08
    250人看过
  • 不小心打碎艺术品,侵害作者著作权了吗?
    艺术品是经过作者智力成果创作的,属于美术作品,按规定,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而且,艺术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要是被人不小心打碎了的,那肯定就需要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但是,不小心打碎艺术品的行为是不构成对作者著作权的侵害。艺术品的作者的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是以艺术品的原件为载体的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是一种“无形财产”,作品不会因为原件被打碎而遭受损害。但是,这里注意需要赔偿作者相应的工艺品破损的经济损失。不过,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因为个人的不小心,艺术品本身都是比较难保存的。所以,为了避免作品原件销毁无法确定著作权,还是最好就给艺术品做个著作权登记。办理作品著作权登记要提交的材料:1、申请书;2、作品说明书,概括作品的主要特征及其独创性所在;3、申请人身份证明;4、填写作品登记表与权利保证书;5、作品样本。注意,有以下情况的,作品登记机关将撤销其作品登记:1、登记后发现属于是不予受理登记的作品;
    2023-04-30
    290人看过
  •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1971年7月24日于巴黎修订)1886年9月9日签订,1896年5月4日在巴黎补充完备,1908年11月13日在柏林修订,1914年3月20日在伯尔尼补充完备,1928年6月2日在罗马修订,1948年6月26日在布鲁塞尔修订,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尔摩修订,1971年7月24日在巴黎修订,1979年9月28日更改。本同盟各成员国,共同受到尽可能有效、尽可能一致地保护作者对其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享权利的愿望的鼓舞,承认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修订会议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修订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公约文本但不更动该公约文本第一至二十条和第二十二至二十六条。下列签字的全权代表经交验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兹协议如下:第一条适用本公约的国家为保护作者对其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享权利结成一个同盟。第二条1.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
    2023-06-08
    453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文学作品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一、侵犯名誉权文学作品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1、递交诉讼状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8、判决宣告。二、民事起诉状怎么写?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
    2023-04-27
    158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如何认定?如何赔偿?
    名誉权的客体是作为社会客观评价的名誉,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对受害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否因侵权行为而降低。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之下各级法院目前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1)行为人实施了贬损受害人人格的侮辱或诽谤的行为且其主观上具有侵害被侵权人名誉的故意;(2)侵害名誉的行为必须指向特定主体;(3)侵权行为发生在公开场合,使特定或不特定第三人有知悉的可能;(4)造成被侵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律师补充: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名誉,否则将有可能面临名誉权侵权的指控,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还有权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
    2023-05-07
    71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文学作品的署名权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其他以下列形式创作的作品:(一)书面作品;(二)口头作品;(三)音乐、戏剧、民间艺术作品,舞蹈和杂技(4)艺术和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类似电影制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公民,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开的权利;(二)署名权,即,(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制、拓印、录音、录像、复制、翻拍等方式制作作品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捐赠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印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许可他人临时使用
    2023-05-02
    96人看过
  • 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
    一、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如何认定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的认定内容如下: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二、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三、侵害名誉权怎么起诉起诉侵
    2023-05-06
    229人看过
  • 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著作权保护及惠益分享
    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涉及以同一民间文学艺术为素材和基础、再进行创作而成的作品相互之间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在本案的审理中,不仅作出了准确的认定,而且就民间文学艺术的惠益分享问题作出了一个首开先例的判决,既保护了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的著作权,也鼓励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和传承。[案情]原广西民族出版社干部黄自修以笔名布英在《民间文学》1958年2月号总第35期上发表了其收集整理的壮族民间传说《妈勒带子访太阳》一文。1999年南宁市艺术剧院编排的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在广西南宁首演,此后到多个省市进行了多场演出,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众多奖项。黄自修认为舞剧《妈勒访天边》系改编自其作品,侵犯了其著作权。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黄自修的作品内容来源于民间传说,没有证
    2023-06-08
    331人看过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介
    1、《公约》的简况著作权也称为版权,它与工业产权一样,也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一国的著作权法仅仅保护本国作家或在本国首次发表的作品。到了19世纪,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本国作家的作品在外国出版、外国作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情况日益多见。内国的著作权不受到外国法律的保护,明显不利于正在形成的国际市场的发展。因此,《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于1886年9月9日应运而生。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国际版权公约,确立了一个能够为多数国家接受的最低限度的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标准。该公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该公约由英、法、德等10个国家共同倡议下签定的,于1887年生效,期间修订和补充过7次,到1999年,参加该公约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36个。1992年10月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现行文本是1971年在巴黎修订的文本,它主要就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受保护作品的范围、最低限度保护标准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有
    2023-06-07
    247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文学艺术作品侵犯个人名誉权的方法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17
      考虑到文学、艺术作品的多样性,《民法典》第1027条区分两种情况作了规定: 一是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情形。二是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 也就是说,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是其中的情节与某人相似的情况下,不宜对号人座,不构成名誉权侵害。 因此,判断某--作品是否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关键不在于该作品是否指名道姓,
    • 如何证明一个人的文学艺术作品被侵犯名誉权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4
      考虑到文学、艺术作品的多样性,《民法典》第1027条区分两种情况作了规定: 一是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情形。二是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 也就是说,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是其中的情节与某人相似的情况下,不宜对号人座,不构成名誉权侵害。 因此,判断某--作品是否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关键不在于该作品是否指名道姓,
    • 2022年怎样去判断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3
      1、判断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标准是: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否合理地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造成了他人名誉和社会评价的降低。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
    • 文学作品所得名誉权被认定侵权能投诉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9
      对于小说等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纠纷,构成侵犯名誉权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作者在主观方面故意贬损他人的名誉表现之一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侮辱、诽镑的违法内容;表现之二是利用广大读者的是非观念和客观标准进行判断,认为该文学作品内容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2)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主体来实施“特定”是指读者读完该文学作品之后能够将现实生活中固定的某个人或单位对号入座,通常为案件中的受害人、原告等。如果作
    • 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登记怎么办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9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应按《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的规定提交有关证明和材料: 1、填写作品登记申请书、作品登记表、权利保证书各一份,提交作品原件及复印件、作品说明书(说明创作构思、作品主要特点及内容等)各一份;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委托创作作品申请登记的,著作权人还应提交著作权人及创作者的复印件(著作权人或创作者是单位的,应提交营业或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创作合同或协议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