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一、工伤认定需哪些材料
工伤认定所需材料: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职工伤害程度。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纠正的所有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通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二、工伤认定最快下达时间是多久
根据我国《工伤认定办法》第8条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所以,在一切程序都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和问题的情况下,工伤认定的结果最快可以在十五天之内下达。
三、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职工伤害程度。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纠正的所有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通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
哪些情况下不予受理工伤认定?
151人看过
-
单位给申报工伤不予认定的规定
124人看过
-
工伤认定但不构成伤残公司不予受理怎么办
221人看过
-
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的情形,可以申请复议吗
218人看过
-
关于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有何规定
451人看过
-
不予工伤认定纠纷
351人看过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更多>
-
不予受理工伤认定决定书范本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8【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范本_______:你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提交______的工伤认定申请收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____条_____________规定的受理条件,现决定不予受理。如对本决定不服,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申请行政复议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具体涉及哪些工伤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3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条件如下: (一)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 (二)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 (三)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
-
哪些情况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5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形主要包括: 1、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超过30日,才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所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3、受理申请的社保行政部门没有管辖权。
-
工伤认定企业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予予受理的职工应该如何进行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4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22号第六条规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职权,如果负伤职工经企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报进行工伤确认,劳动行政部门确认为工伤,而企业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以工伤待遇,职工可申请仲裁,仲裁机关应立案受理;如果负伤职工据理要求企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报进行工伤确认,而所在单位未向劳动部门申报,因此发生的劳动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条件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情况会不予受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1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3.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对所申请的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