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是可以约定合同何时生效
合同生效时间能约定,法律规定合同是是不是可以附生效时间的,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合同则不能约定生效时间。对于约定了生效时间的合同则约定的时间到了合同才会生效。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是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可撤销合同是有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在撤销之前是有效的。可撤销合同有以下几种:
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没有生效的合同是不是可以撤销
没有生效的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的,当事人是不是可以申请撤销。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生效后,是否可以约定失效呢
338人看过
-
合同的生效可以分为约定生效?
462人看过
-
协议生效时间是否可以约定
361人看过
-
实践合同是否可以约定自成立生效
328人看过
-
合同生效时间不规定可以写
190人看过
-
约定生效时间未到合同是否有效
70人看过
-
合同约定质押是何时生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5质押合同自依法成立时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办理完成相应手续后合同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
-
约定生效时间可不可以从合同起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8合同一般不需要约定生效时间,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生效附期限,即附有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终止。
-
签订合同是不是要在约定时间内。合同生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2合同的生效时间可以约定。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有效期。有生效期限的合同,从期限到期生效。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以来无效。
-
要约成功时合同是不是同时生效,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4要约成功时合同不是同时生效。一般作出要约后,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标准作出承后,承诺生效了,合同才会成立并生效。但如果当事人对合同附期限或者附条件的,则所附的生效日期届至或生效条件成就时,合同才生效。
-
《保证合同》可以约定口头约定的是不是合同无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07当事人可以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书面形式是合同、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达包含的内容。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可以有形地表达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检索所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