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03:34 122 人看过

据统计,我国从首例计算机犯罪(1986年利用计算机贪污案)被发现至今,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犯罪无论从犯罪类型还是发案率来看都在逐年大幅度上升。而国外有的犯罪学家也曾预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犯罪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从1995年开始接受因特网入网申请以来,经过数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广泛应用在生产、服务、生活等各个领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中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上网用户人数的增幅位居世界前列。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滋生蔓延,愈演愈烈。

何为网络犯罪

尽管网络犯罪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关于网络犯罪的确切含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网络犯罪是犯罪学概念还是刑法学概念

最初的观点认为,网络犯罪是基于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现象。网络犯罪是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特殊犯罪形态之一,因此,网络犯罪是犯罪学概念而非刑法学概念。其后,有学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犯罪也可以作为刑法学上的概念使用,其理由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第二百八十五条和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主要表现为网络犯罪。因此,刑法意义上所使用的网络犯罪一词,实际是指这两个罪名所涵盖的犯罪行为。但是,由于网络的出现,基于网络而实施的传统性犯罪对中国刑法的制定和具体适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性质和数量上影响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实施方式、危害结果及其法律后果。因此,从刑法理论上有必要将这些犯罪作为一类罪行进行研究,以发掘其共性,合理组织对此类犯罪的反应。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

2、网络犯罪是工具犯还是对象犯

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还是通过网络实施的犯罪,在中国刑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争论源于计算机犯罪的工具犯与对象犯之争。从网络犯罪的共性出发,我们认为,对网络犯罪应当进行广义上的界定,即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

网络作为维系社会及社会公众的一种手段,其价值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2)网络所维系社会公众的普遍价值;

(3)网络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由此出发,仅从网络工具犯或网络对象犯两个角度对网络犯罪进行考察显然有失偏差。网络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现象,理应受到国家法律比较全面的调整。这种调整既体现在国家对网络运行的管理方面,也体现在对网络自身的保护上,还应当包括网络所维系的社会公众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网络犯罪应包括违反国家规定,直接危害网络安全及网络正常秩序的各种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哪些

通过对网络犯罪概念广义的界定,并考察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现状,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

1.侵犯网络经营秩序的行为

维持正常的网络经营秩序,是网络组建与使用的前提,因而违反其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侵犯网络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擅自建立或者使用其他非法信息通道进行国际联网;(2)接入单位未经许可,非法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3)侵犯他人域名权的行为。此类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并不一定通过网络进行,但都与网络相关,其行为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正常运营以及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

2.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防止网络犯罪的首要目标。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侵犯形式,主要有两种形态:(1)未经许可非法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即我们通常所称的黑客行为;(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使其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这两种行为被认为是原始意义上或者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犯罪行为。

3、侵犯计算机资产的行为

广义上的计算机资产,又称为计算机资源,包括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硬件设备,所存储的数据,以及其他可以量化的资料等等。在实践中,通过网络侵犯计算机资产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破坏计算机网络硬件及数据的行为;(2)非法使用网络服务的行为;(3)非法窃取、使用他人的数据资料,包括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财产权等。

4、滥用网络的行为

滥用网络行为,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侵犯非计算机网络本身及其资源的其他非法使用网络的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纯粹的网络工具犯,因为该项犯罪行为并不涉及任何网络本身的安全性问题,而只是利用网络实施了传统的犯罪而已。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中国刑法中规定的绝大多数犯罪行为,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实施(当然类似强奸罪、遗弃罪等以身体接触才能实施的除外),而且事实上中国的犯罪也已经呈现网络化的趋势,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色情和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也屡屡发生。

综上可见,中国学界对网络犯罪的理解与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对网络犯罪的界定非常接近。

当前中国网络犯罪的特点

1.犯罪形式多样化。网络犯罪的最初表现形式,以黑客行为居多。主要表现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方面。近年来,网络犯罪逐渐向其他犯罪对象及领域蔓延,如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及人身权利的犯罪增多,并逐渐表现为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

2.犯罪行为明显化。随着网络使用日趋大众化,网络技术犯罪在网络犯罪中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针对社会普通公众的网络滥用犯罪呈上升趋势。因此,犯罪手段也较以往更加容易识别,行为表露,容易发觉。

3.犯罪结果多元化。目前中国既存在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犯罪(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侵犯计算机资产犯罪,这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危害结果难以预料),也存在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犯罪行为。

据统计,1999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仅为400余起,2000年剧增为2700余起,2001年达到4500余起(其中90%以上的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牵涉网络)。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顾建国指出,目前的网络犯罪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其次,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对信息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同时,他还指出了中国网络犯罪中五个值得注意的动向:1.利用计算机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的案件十分突出;2.网上诈骗、网上敲诈勒索、利用网络非法传销的案件增多;3.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案件增幅较大。2001年中国警方共查处此类犯罪案件600余起,和2000年相比增幅高达58%;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案件也在增长。2001年中国警方共立案查处此类案件186起,其中刑事案件11起,违法案件175起,比2000年增长3倍多;

5、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持续上升。这类案件主要有法轮功邪教组织及其顽固分子、民族分裂分子等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煽动等非法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3: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网络犯罪相关文章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外国竞争对手频繁利用反倾销法指控中国倾销其产品从1979年起,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食盐和闹钟发起了第一次反倾销调查,到2000年底,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不可能超过2000年底,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达412起,涉及中国20多种出口商品中的大部分,总额至少超过1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而中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外国反倾销的严重威胁2.外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实施了反倾销(1)反倾销诉讼的数量频繁中国的产品于1979年首次被西方指控倾销,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频繁发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急剧增加。仅在1996-1997年上半年,欧盟就对中国发起了10起反倾销调查。1999年春节伊始,欧盟还宣
    2023-05-07
    224人看过
  •  中国毒品犯罪刑罚及其特点
    该段内容描述了走私罪行的刑罚规定。走私鸦片1000克以上、走私海洛因或者走私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的,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死刑;走私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走私海洛因或者走私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并处以罚款。走私鸦片1000克以上、走私海洛因或者走私甲基苯丙胺(冰毒)50克以上的,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死刑;走私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走私海洛因或者走私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的,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并处以罚款。 毒 品 犯 罪 刑 罚 标 准毒品犯罪刑罚标准是刑法中对于毒品犯罪行为所规定的一套刑罚体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毒品犯罪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无期徒刑的期限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附加
    2023-09-06
    462人看过
  • 毒品犯罪网络化的特点
    当前,各种类型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几乎涵盖了现实社会中所有类型的犯罪形势,且犯罪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网上涉毒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网络犯罪的新动向和毒品违法犯罪的新趋势,引起各国政府及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毒品犯罪网络化具有传统毒品犯罪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网络犯罪的特点。(一)隐藏性由于上网信息存储在网站、私人电脑中,网上活动隐蔽,实际查找困难,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锁定嫌疑人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多数网络毒品犯罪都是通过程序和数据等无形操作来实现,且一条指令就可清除电脑中的所有数据或信息,犯罪分子极易转移或毁灭罪证。(二)智能性实施网上毒品犯罪,犯罪分子要掌握相当的电脑及网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此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尤其是对网上提供的毒品配方,犯罪分子必须熟知相关毒品的化学结构及属性。因此,网上毒品犯罪的主体多数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网络
    2023-06-11
    23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
    1、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1]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2、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2]3、犯罪年龄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
    2023-04-05
    155人看过
  • 网络犯罪的特点四: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时下对什么是计算机犯罪理论界有多种观点,其中双重说(即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其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定义比较科学。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1、《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犯罪对象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侵入上述三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而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
    2023-08-18
    78人看过
  • 电信网络犯罪特点的成因
    (一)电信网络本身的特点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4G牌照的发放,云量语音、数据、视频传播愈加高速快捷。相对于普通的犯罪手段,电信网络呈现出难预测难控制的特点。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度高,人人都是电信网络的使用者等等,这些特点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二)电信网络服务提供者监管不力电信网络提供者作为获得巨额利润的一方,在享受这些丰硕果实的同时,应该履行相应的核查、监管义务,发挥保护伞的作用。有些电信网络服务者不但不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制止、监管,甚至帮助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点击量和用户量。(三)犯罪成本低违法分子只需要购买伪基站等设备,就可以使用该设备占用无线电频率、占用无线电通讯频率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送数千条、数万条违法信息;通过在网络上建立通讯群组实施犯罪活动,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使用伪基站群发判刑吗使用伪基站群发短信会被判刑。根据《关于依法办理非
    2023-03-07
    296人看过
  • 中日有组织犯罪现状、特征及对策比较
    由于社会制度、法律规定和文化传统等的差异,中日两国对有组织犯罪的界定存在很大差异。如中国有组织犯罪的表现形式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之相对,日本则称其为暴力团犯罪。两者在组织形式、犯罪领域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也各具本国特色。因此,两国政府在治理有组织犯罪的相关对策方面也存在诸多异同之处。中日有组织犯罪的现状比较(一)关于犯罪主体比较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以地缘关系作为联系纽带。此外,血缘关系、学缘关系、共同生活经历(如狱友)等也是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常见方式。在组织形式方面主要分为如下五种类型:1、“渗透型”;2、“帮派型”;3、“企业型”;4、“家族型”;5、“匪霸型”。在日本,到2008年7月15日止,警察厅根据《暴力团对策法》指定的暴力团共有22个,这22个被指定的暴力团的成员数目占日本全部暴力团总成员数目的94、4%,势力范围涵盖了日本所有的行政区划,其成员来源复杂,组织纽带多样
    2023-06-11
    329人看过
  • 因特网上犯罪特点及趋势
    (一)因特网上犯罪特点1、自然犯与法定犯并存自然犯指刑事古典学派所主张的悖德的犯罪,可划属于罗马法上的自体恶(malainse)的犯罪,即其恶与生俱来、不待法律规定。法定犯又称行政犯,可划属于罗马法中的禁止恶(malaprohibita)的犯罪,指行为的恶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源于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上文例举的多类因特网上犯罪中,网上盗窃、网上诈骗可谓典型的自体恶的自然犯;而网上知识产权犯罪、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罪则可谓典型的禁止恶的法定犯。2、普通犯与国事犯并存普通犯是相对于国事犯而言,指危害国家安全罪类以外的其他一般刑事犯罪。除犯罪学意义的犯罪外,网上绝大多数犯罪为普通刑事犯罪,但间谍罪、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等涉及国家安全,属国事犯罪。3、刑法学与犯罪学意义的犯罪并存网上侵犯他人隐私、破坏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及其网上恐吓他人的行为,虽为一些国家刑法典明定其为刑事犯罪行为,但在我国刑法中并未
    2023-08-16
    210人看过
  • 分析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其依法应对
    网络诈骗,需要根据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具体情节、诈骗金额等方面,判断其应当受到的刑事处罚。如果实施网络诈骗,涉及财物价值3千元以上不足3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构成诈骗罪,且诈骗数额较大,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实施网络诈骗,涉及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构成诈骗罪,且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何防范网络诈骗?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2、使用比较安全的网易宝等支付工具。调查显示,网络上80%以上的诈骗是因为没有通过官方支付平台的正常交易流程进行交易。所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再看商品的品质,同时还要货比三家,最后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
    2023-07-08
    135人看过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现状特点
    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多属于初生的暴力性犯罪集团,通过自身的转化发展,已成为具有一定组织规模和经济实力,社会危害性极大、危害后果十分严重的犯罪群体。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惩治涉黑犯罪的司法实践,我国现阶段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犯罪目的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黑社会组织相比,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尚处于“发育”阶段,表现在犯罪的目的上,经济目的明显而直接,政治目的尚未显现,还带有普通犯罪的明显痕迹,凸现其趋利性和单纯性,一般主要是通过组织实施具体的违法犯罪活动聚敛财富,获取经济利益,同时称霸一方、划地为王。相对于外国典型的黑社会组织通过犯罪手段来全面控制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而言,我国目前黑社会性质组织还尚显幼稚和单纯,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向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多个领域渗透的程度。虽然绝大多数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会涉及到政治与权力,但“并不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是以此
    2023-06-11
    131人看过
  •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特点及趋势
    一、美国网络安全立法特点美国互联网监管体系主要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大领域和联邦与州两个层次;涉及面较为全面,既有针对互联网的宏观整体规范,也有微观的具体规定,其中包括行业进入规则、电话通信规则、数据保护规则、消费者保护规则、版权保护规则、诽谤和色情作品抑制规则、反欺诈与误传法规等方面,这些法规多达130多部。9·11事件是美国网络安全立法的转折点,此后,美国的网络安全立法主要侧重于国家安全层面。如2001年美国通过了《2001年爱国者法案》,该法第215条允许美国国安局收集反恐调查涉及的包括民众在内的任何电话通信和数据记录以保护国家安全。2002年通过《2002年国土安全法》第225条网络安全加强法,该法旨在扩大警方监视互联网的职权,以及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调查用户数据资料的权力,从而保护国家安全。2002年美国通过《2002年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该法的目的是全面保护美国政府机构信息系统
    2023-04-24
    316人看过
  • 网络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性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2、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
    2023-02-24
    169人看过
  • 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和类型
    看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有在网络上参与赌博的行为的,如果赌资在五百元人民币以上的,属于赌资较大情形,虽不构成刑事案件,但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治安处罚类性质的案件,将判处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判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网络上赌博怎么判刑我国刑法对以聚众赌博为目的或者以赌博为业、以营利为目的开设赌场的刑罚进行了规定,但没有对单人参与没有组织赌博作出规定。若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开设赌博网站,或者代理赌博网站接受投注的,视为开设赌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明知是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结算费用等直接协助他人进行赌博犯罪活动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
    2023-07-06
    47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从犯的种类及特点
    共同犯罪中从犯分以下几种:一、一般从犯。指自愿参加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二、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共同犯罪的类型有哪几种?(一)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可能同时还是教唆犯、帮助犯等,反之亦然。(二)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主犯不可能同时还是从犯、胁从犯,反之亦然;在共同犯罪中,可能只有主犯而没有从犯,但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当然,主犯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注意:两种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实行犯根据作用大小,可以是主犯、从犯或胁从犯;教唆犯根据作用大小,可以是主犯、从犯(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胁从
    2023-07-10
    45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网络犯罪
    相关咨询
    • 我国网络犯罪趋势变化怎么?现在的网络犯罪有哪些特点?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23
      网络犯罪基本特点如下: 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 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 3、犯罪对象的广泛性。 4、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5、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6、犯罪成本低,作案工具简单。 7、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 网络金融犯罪表现形式是哪些,特点是哪些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0
      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金融犯罪。在网络金融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网络金融犯罪主体中年青者占较大的比例与年轻人对网络的情有独钟的特有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作案人主要是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操作、复核和系统管理人员,其中20岁~35岁的年轻人占90%以上。 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网络金融犯
    • 国家赔偿案件中的混合犯错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香港在线咨询 2025-01-07
      国家赔偿案件中,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作为受害人的相对人可能同时犯下错误,导致损害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过失相抵”原则。该原则指出,当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和扩大负有责任时,可以减免国家赔偿责任,由受害人承担一部分责任。过失相抵原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 因违法的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导致相关公民自害行为发生。国家赔偿中的因果关系不仅限于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也是导致致害的原因之
    • 犯罪团伙的特征是哪些?中国团伙犯罪特点有几点?
      海南在线咨询 2024-09-02
      团伙犯罪在刑事案件中呈上升趋势,且十分突出。其主要特点有:一是组织程度高,人员相对稳定并且作案次数多;二是本地人居多,有前科劣迹的比重大;三是团伙成员之间关系复杂;四是作案手段狡诈,犯罪装备趋于现代化;五是犯罪类型不一,呈现出数罪同犯与专业化并存的状况。因此,要打击团伙犯罪,就必须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多管齐下,强化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团伙犯罪的形成和发展。
    • 网络经济犯罪的特点有哪些?概念及相关规定有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3
      网络犯罪,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网络经济犯罪的特点有多种多样: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