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1997年11月14日,某软件公司(下称软件公司)与某保险公司**支公司(下称**支公司)签订一份保险合同。该合同约定:保险人为某保险公司**公司(下称**公司),被保险人及投保人为软件公司;保险标的是软件公司在保险协议期限内生产并在1998年1月15日前销售给产品使用人的“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4万元,保险费为28万元等。作为保险人的**公司未在保险合同中盖章确认,软件公司和**支公司均加盖了公司印鉴。签约次日,**支公司与软件公司就理赔问题签订补充协议,主要约定:在保险协议规定的保险金额(累计赔偿限额)14万元以内,由**公司集中对软件公司进行理赔工作;**公司进行的每笔理赔款均由软件公司认可后方可理赔等事项。之后,软件公司即向**支公司支付保险费8万元。同年11月18日,双方在《光明日报》刊登广告告全体高中学生,全文介绍《“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高考升学补偿’政策实施条例》。随后,软件公司为该产品在某博物馆办展销会数天。1997年12月5日,**支公司以软件公司未按保险协议约定缴纳保险费为由,发出“关于终止‘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高考升学补偿保险协议’的函”。同年12月7、8日,**公司单方在《北京日报》和《金融时报》发表声明称:其下属**支公司未向其报告,擅自与软件公司签订《“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高考升学补偿’政策实施条例》,违反了保险法,属无效合同。1997年12月10日,**北京市分行向人总行书面报告,对**支公司擅自开办“高考升学补偿保险”的行为,处以10万元罚款,令其立即停办该险种,停止一切广告宣传。1998年4月23日,人总行条法司以银条法(1998)17号文答复某保险公司:“你公司下属**公司与软件公司举办的‘高考升学补偿保险’活动,不具有商业保险意义上的可保风险;与软件公司签署的‘保险协议’也不是保险合同;对软件公司而言不存在‘保险利益’问题。”另外,在软件公司与**支公司订立保险合同之前,软件公司的“CSC电脑家庭教师”教育软件在市场上已有销售,且销路尚好;双方自订立保险合同至**公司登报宣布合同无效时,20多天的时间内,软件公司共销售该产品4505套;**公司通过新闻媒介声明保险合同无效,该声明虽未涉及“CSC电脑家庭教师”产品质量问题,但软件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在一定时间内确有下降。故此,软件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公司和**支公司返还保险费并公开向其赔礼道歉;妥善解决已购买带有保险“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软件用户的善后事宜;赔偿销售利润等经济损失和商业信誉损失。(处理)法院认为,**支公司未得到**公司的授权,却以**公司的名义与某软件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签约主体不合格,且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违背我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高考升学补偿保险”目前尚不属于法律规定的险种。设立新的险种,保险公司依法应将该险种的条款及费率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支公司未按法定程序报批,擅自签约。约定收取高额保险费28万元,但赔偿额却限定在14万元以内,这不合乎保险业的常理。综上,**支公司与软件公司订立的保险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因主体不合格,且内容违背保险法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三方当事人对于无效合同责任的承担问题,**支公司和**公司坚持软件公司有促销其产品的目的,应承担责任;而软件公司则主张造成保险协议无效的主要责任全部在**支公司和**公司,其单方登报声明合同无效,给软件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商业信誉损失。**支公司和**公司作为专门从事保险业的行业部门,其无论在保险专业知识还是在法律知识方面均优于软件公司。保险法明文规定,对于新险种的设立,应将该险种的条款及费率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此,保险公司应当是明知的。因此,**支公司未依法律规定与软件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对无效合同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发现该合同违法,理应督促其下属**支公司与签约对方软件公司平等协商,纠正合同瑕疵或解除合同。然而,**公司采取的是单方登报声明合同无效的做法,这种做法对软件公司是不公平的。法律并未赋予保险公司单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因此,**支公司和**公司应承担缔约过错责任。综上,软件公司关于合同无效的责任应由**支公司和**公司承担的主张成立。但软件公司关于判令两被告赔偿其销售“CSC电脑家庭教师”(高中3.0版)教育软件预期利益和商业信誉损失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
从本案看转租合同的法律效力
70人看过
-
从本案看合同的相对性
451人看过
-
从本案看无因管理与保管合同的区别
305人看过
-
从本案看企业借贷合同效力如何确定
269人看过
-
合同无效责任的基本内容
345人看过
-
从本案看股东登记的效力
77人看过
1、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自始无效,主要是指是自合同成立之时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合同无效的原因常常存在于合同成立之际。因为,尽管确认合同无效,撤销合同的行为的发生与合同成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确认和撤销的行为是具有溯及力的... 更多>
-
主合同无效导致从合同无效导致从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各方如何承担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2关于主合同无效导致从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各方如何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有明确规定。 第七条: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第八条: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
-
合同无效怎么承担责任,合同无效有哪一些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1合同无效责任的承担应当遵循过错责任原则,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以此取得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后,双方当事人有返还财产的责任以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
认定合同无效有无时效责任江苏在线咨询 2023-12-16认定合同无效是没有时效限制的,可以随时起诉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从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看保证期间合同范本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0今年一月九日若是还款期限,请从这个日期开始,收集证据在两年向欠款人户口所在地法院起诉。若担保人是承担连带责任,可在欠款人和担保人中择一主张。
-
合同被确认无效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26合同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应当返还财产,并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无效或者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撤销或者确定无效后,行为人因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的,应当给予折扣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另一方的损失;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