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之间约定了试用期,在试用期内要提前3天告知单位的。你可以和单位协商,单位同意的况下,就可以离职。劳动者突然离职的,劳动者离职之后用人单位批准之前这段时间,作为旷工处理。劳动者旷工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劳动者不办理工作交接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赔偿。劳动者应当赔偿给用人单位的金额,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劳动报酬中扣除。经扣除,劳动者劳动报酬仍有剩余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补办工作交接手续后支付给劳动者。
签了劳动合同,但是员工生病了怎么办?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生病在法定医疗期内的,原劳动合同应当续延(不是续签)至法定医疗期满为止,然后再看劳动者是否还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还有其他情形,那么原劳动合同还要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为止,然后双方再确定是否续签。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解决已签合同后不想卖房的问题
175人看过
-
未签订合同,如何解决不想干的问题?
383人看过
-
怎样处理开发商不签合同的问题,首付已交
424人看过
-
突然去世的财产处理问题
268人看过
-
突然不想干了能否拿到工资
6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突然离职的处理方法
414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合同已签劳动合同不给给我有问题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9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不给我的,你可以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 但是现在比较关键的是在于证明你在南昌分公司的劳动关系。因此你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工作服,员工证(复印件)工作场地的影音资料,工资发放凭证(虽然是武汉总公司直接发放,但是考虑到你一直在南昌生活,武汉总部无法举证证明你在武汉工作的事实,因此还是可以间接证明你在南昌工作的事实),当然,南昌公司现在开除你,理论上也应该由其出具解除
-
突然想到的问题,不认罪会重判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0可以这样解释。 如果证据确实、充分,是可以判刑的,这就是零口供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
-
企业突然中止劳务合同的赔偿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101.如果你们之间是劳务合同,如何赔偿首先应看你们之间的劳务合同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你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实际损失。2.如果你们之间虽然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实为劳动关系,你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需要向劳动者支持赔偿金,赔偿金的数额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单位要向其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
-
社保问题和劳动合同不一致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8从劳动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意味着同时与该劳动者建立了社保关系、工资关系、人事管理关系,因此,从常态上看这四种关系的主体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实际的劳动用工又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随着人事代理或人事外包业务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公司为其内部职工代缴社保费、代管人事关系,于是就出现了社保关系、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脱离。而随着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集团内部各
-
劳动合同签了一个月, 突然不想干了, 但是中途辞职了, 有没有工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9你说的规定期间是指30天内把,如果是的话是有工资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从单位辞职提前30天书面告知即可。劳动者要求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仅两种情况要交违约金。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