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4:12:34 479 人看过

通常情况下,企业看好的顾客,竞争者也会看好。当某一部分顾客对某种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的时候,市场就产生了。与此相对应,欲以生产经营类似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个市场需要的竞争者所组成的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企业在确定业务领域时还必须对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竞争者的界定

理解行业的影响力量非常重要,但还不够。同行是怨家,这只是泛泛之谈,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也没有必要与行业内企业全面为敌、四面出击,它必须处理好主要的竞争关系,即与直接竞争对手的关系。直接竞争对手是指那些向相同的顾客销售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基本相同的服务的竞争者。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指:为了谋求竞争优势各方采取的竞争手段的激烈程度。

与市场细分相类似,行业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战略群组。战略群组(亦称战略集团)就是一个行业中沿着相同的战略方向,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战略的企业群。只有处于同一战略群组的企业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通常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生产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服务,采用相互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因而其间的竞争要比与战略群组外的企业的竞争更直接、更激烈。

二、分析竞争对手

在确立了重要的竞争对手以后,就需要对每一个竞争对手做出尽可能深入、详细的分析,揭示出每个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基本假设、现行战略和能力,并判断其行动的基本轮廓,特别是竞争对手对行业变化,以及当受到竞争对手威胁时可能做出的反应。

1、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对竞争对手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预测竞争对手对目前的位置是否满意,由此判断竞争对手会如何改变战略,以及他对外部事件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日本摩托车企业在20世纪70一80年代的战略目标很明显,就是要全面占领美国这块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市场。因此,像本田公司,在遇到关税壁垒时就可能采取到美国直接建厂的办法绕过美国关税壁垒的限制。

2、竞争对手的战略假设。每个企业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其根本是基于他们的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竞争对手所信奉的理论假设。例如许多美国公司所奉行的理论是短期利润,因为只有利润,才能支持发展。而日本企业信奉的是市场占有率和规模经济理论,他们认为,只要能占领市场,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利润自然滚滚而来,然后才有秋天的黄金收获。

其二,竞争对手对自己企业的假设。有些企业认为自己在功能和质量上高人一筹,有些企业则认为自己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名牌产品企业对低档产品的渗透可能不屑一顾,而以价格取胜的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削价则会迎头痛击。

其三,竞争对手对行业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假设。哈雷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不仅对摩托车行业充满信心,而且对日本企业过于掉以轻心,认为他们不过是在起步学习阶段,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然而,日本人一边低头哈腰地表示:我们是小学生。一边却对美国人小觑自己刻骨铭心:看谁笑到最后。经过20年的修炼,日本摩托车终于在美国修成正果。

实际上,对战略假设,无论是对竞争对手,还是对自己,都要仔细检验,这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对所处环境的偏见和盲点。可怕的是,许多假设是尚未清楚意识到或根本没有意识到的,甚至是错误的;也有的假设过去正确,但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那么正确了,但企业仍在沿循着过去的假设。

3、竞争对手的战略途径与方法。战略途径与方法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应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从营销战略的角度看,本田的营销战略途径与方法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在产品策略上,以小型车切入美国市场,提供尽可能多的小型车产品型号,提高产品吸引力;在小型车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向大型车市场渗透;在价格上,通过规模优势和管理改进降低产品成本,低价销售;在促销上,建立摩托车新形象,使其与哈雷的粗犷风格相区别。事实证明,这些战略途径行之有效,大获成功。相对而言,哈雷公司却没有明确的战略途径与方法。哈雷公司的母公司AMF公司虽然也为哈雷公司注入资本提高产量,也曾一度进行小型车的生产,结果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不协同而以失败告终。

4、竞争对手的战略能力。目标也好,途径也好,都要以能力为基础。在分析研究了竞争对手的目标与途径之后,还要深入研究竞争对手是否具有能力采用其他途径实现其目标。这就涉及到企业如何规划自己的战略以应对竞争。如果较之竞争对手本企业具有全面的竞争优势,那么则不必担心在何时何地发生冲突。如果竞争对手具有全面的竞争优势,那么只有两种办法:或是不要触怒竞争对手,甘心做一个跟随者,或是避而远之。如果不具有全面的竞争优势,而是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具有差别优势,则可以在自己具有的差别优势的方面或领域把文章做足,但要避免以己之短碰彼之长。

三、竞争对手对竞争的反应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战略管理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是要选择我们的对手,二是要判断对手的棋路,并根据对手会对我们这一着怎样反应来决定我们的策略。

概括起来,竞争对手对竞争的反应无非有三种情况:不采取反击行动、防御性反击和进攻性反击。这取决于竞争对手对目前位置是否满意,它是否处在战略转变之中,以及竞争对手对他的刺激程度。具体说来,可以分为6种反击模式。

1、坐观事变者,不立即采取反击行动。其原因可能是深信顾客的忠诚度,也可能是没有反击所必需的资源,还可能是并未达到应予反击的程度。所以,对于这类竞争对手就要格外慎重。

2、全面防御者,会对外在的威胁和挑战做出全面反应,以确保其地位不被侵犯。但是全面防御也会把战线拉长,对付一个竞争者还可以,若是同时要对付几个竞争者的攻击,则会力不从心。

3、死守阵地型反击。因为其反击范围集中,而且又有背水一战拼死一搏的信念,所以反应强度相当高。这类反击行动是比较有效的。又因为是集中在较小范围内的反击,所以其持久力也较强。

4、凶暴型反击者。这一类型的企业对其所有领域发动的进攻都会做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击。例如:宝洁公司决不会听任竞争者的一种洗涤剂轻易投放市场。凶暴型反击者向竞争对手表明,最好不要碰他,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5、选择型反击者。可能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类型的攻击则不然。因此,必须了解这种类型反击者的敏感部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6、随机型反击者。它的反击最不确定,或者根本无法预测,它可能会采取任何一种可能的反击方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对手相关文章
  • 找准你的竞争对手
    竞品基本上是所有企业无不提及的一个名词,无能是企业战略规划还是具体执行方案,竞品都将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竞品被如此重视的出因。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战斗者必然会成为战败者市场侵略是一种主动攻击、强占市场利益的竞争行为,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特别是当一个企业在一个时期内面对着许多同类企业的时候,如对竞争对象确认不当,就会发生企业销售战略错误,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对竞争者的确定就很模糊,放眼望去强手如林,觉得他们都是竞争者,这样,当然只能疲于应付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不说,结果往往会收效甚微;还有些企业,把竞争者往往确定为行业的领导者,其结果可向而知。如何才能确定你的竞争者呢?竞争者是被打击的目标,在市场侵略论中,我们把市场主体用精确的市场份额界定为四种类型,即市场领导者——捍卫型企业;市场挑战者——攻击型企业;市场追随者——追击型企业;
    2023-04-24
    384人看过
  • 竞争对手的加盟商
    由于竞争对手的加盟商对该行业、产品以及市场运作比较熟悉,企业可以利用其这方面的优势快速启动市场。由于竞争对手的经加盟对行业非常熟悉,因此,要想将竞争对手的加盟商变为自己的加盟商并不容易。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寻找:1、经营状况不良的加盟商。这类加盟商要确定是由于厂家的支持不够或由于厂家自身经营不善,从而导致加盟商业绩欠佳,而非加盟商自身原因造成。加盟商已经对竞争对手失去信心。我们可以说服他们放弃竞争对手,成为我们的加盟商。2、经营状况良好,但对厂家不满的加盟商此类加盟商经营状况良好,虽然有很好的销量,但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承诺实现不了,使加盟商的利益不能保障,加盟商对竞争对手很不满意,我们可以说服他们放弃竞争对手,成为我们的加盟商。3、经营状况良好,对厂家也很满意的加盟商这类加盟商对竞争对手有较高的忠诚度,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与部分对手的价格差异,来说服他们另开一家店,可以重复地利用公司的销售和
    2023-08-18
    362人看过
  •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法律分析
    2023-06-09
    235人看过
  • 国际税收竞争的动态分析及我国的对策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动态分析(一)起因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超越了国家界限,国际间经济联系日益扩大和加深,表现为商品和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庞大,覆盖面日益广泛。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兴起和加深,各种有限经济资源在面对各国和地区不断膨胀的需求时,其稀缺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围绕着这些紧俏经济资源,代表各国和地区经济利益的政府迫于政治、经济的诸多压力,也纷纷出面参与争夺经济资源,展开体制与制度的激烈竞争,而税收竞争就是这些竞争的结果或工具之一。从这一角度来讲,国际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现象。(二)兴起税收竞争自产生起就不断发展、充实、繁衍、扩散。税收竞争是从涉外关税领域起步的。随着关税从财政关税向保护关税过渡,关税具有了“税收竞争”的性质。为了抢夺紧缺的关系国计民生意义的战略物资输入,相关国家竞相降低关税进口税率,甚至免税,于是关税战开始打响,并且愈演愈烈。同时税收竞争在另外一个战
    2023-05-05
    140人看过
  • 潜在竞争对手的类型
    潜在竞争对手是指暂时对企业不构成威胁但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威胁,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程度以及行业内部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入侵障碍主要存在于六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品牌忠诚、资金要求、分销渠道、政府限制及其它方面的障碍(如专利等)。潜在竞争对手有哪些类型呢?1、不在本行业,但能够轻易克服行业壁垒的企业当提供互补或替代产品的企业对另一方的市场情况,例如需求状况、价格水平、销售渠道、生产成本、原料供应都比较了解时,进入对方市场的壁垒就比较低。如果企业进入互补或替代的市场能显著地提高原有产品的销量和竞争能力,那么它进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报社与杂志社都非常熟悉对方的业务和市场,为了争夺同一个客户群,它们之间的竞争往往很残酷。它们有现成的品牌和声誉,一且有合适的机会,它们就有可能进入替代品的行业,在同一市场中展开激烈竞争。2、进入本行业可产生明显协同效应的企业企业进行整体性协调后
    2023-04-24
    357人看过
  • wto体制下竞争规则分析
    鉴于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日益紧密相关,以及国际贸易领域中限制性竞争行为日益增多,WTO在1996年新加坡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做出决议,建立一个工作组,研究成员提出的有关贸易与竞争政策相互作用的问题,包括反竞争行为,以便确认值得在WTO框架内进一步考虑的领域。据此,WTO成立了贸易和竞争政策互动工作组,几年来,在该工作组组织下,各成员国就如何在WTO体制下建立竞争规则进行了探讨。在2001年多哈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我国加入了WTO.与此同时,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确认了建立一个多边框架来加强竞争政策对国际贸易和发展的贡献的必要性,同意从现在到WTO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这段时间,贸易和竞争政策互动工作组将就以下方面的澄清做进一步的工作:核心原则,包括透明度、非歧视和程序上的公平以及核心卡特尔(HardcoreCartels)规定;自愿合作方式;支持通过能力建设逐步的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竞
    2023-06-05
    58人看过
  • 垄断竞争市场案例分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了原告唐山市xx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唐山xx公司)诉被告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垄断纠纷案,判决驳回原告唐山市xx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本案是《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北京法院作出判决的第一起案件。本案的裁判不仅给出了“相关市场”和“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方法,而且对如何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了有益探索,因而有着深远的意义。原告唐山xx公司诉称,由于其降低了对A搜索竞价排名的投入,被告即对xx网在自然排名结果中进行了全面屏蔽,从而导致了xx网访问量的大幅度降低。而被告这种利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支配地位对原告的网站进行屏蔽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原告进行竞价排名交易的行为。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106000元,解除对xx网的屏蔽并恢复全面收录。被告A公司辩称,被告确实对原告所拥有的x
    2022-11-14
    402人看过
  • 市场竞争者优劣势分析
    竞争者优劣势分析的必要性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分析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正确的市场竞争战略,以避其锋芒、攻其弱点、出其不意,利用竞争者的劣势来争取市场竞争的优势,从而来实行企业营销目标。竞争者优劣势分析的内容(1)产品。竞争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产品的适销性;以及产品系列的宽度与深度。(2)销售渠道。竞争企业销售渠道的广度与深度;销售渠道的效率与实力;销售渠道的服务能力。(3)市场营销。竞争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水平;市场调研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销售队伍的培训与技能。(4)生产与经营。竞争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生产成本水平;设施与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与灵活性;专利与专有技术;生产能力的扩展;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区位优势;员工状况;原材料的来源与成本;纵向整合程度。(5)研发能力。竞争企业内部在产品、工艺、基础研究、仿制等方面所具有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创造性、
    2023-04-24
    412人看过
  • 竞业协议的竞争对手如何界定
    实务中竞业限制的竞争对手是指与原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一、一般员工签竞业限制是否有效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无效,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二、不付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还有效力么不付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还有效力。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两年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三、竞业限制协议必须签吗不是必须要签
    2023-03-25
    124人看过
  • 对违反竞争法规的处罚方式
    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设置了不同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在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同时,主要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对现实生活中表现比较典型或随着经济发展会日益突出的那些破坏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部分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范。其调整范围有:(1)主要调整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由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发育,典型的经济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并不突出;而以欺诈利诱为特征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抽奖式有奖销售、商业贿赂行为等最为突出。这些行为涉及面广,发案数量多,持续时间长
    2023-07-04
    192人看过
  • 撕毁竞争对手广告犯法吗
    一、撕毁竞争对手广告犯法吗竞争对手的广告属于私人性质的,撕毁的话并不能成为狭义的违法,只是构成了民事侵权行为,可能会被对方追究侵权责任的。二、民法典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吗不正当竞争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认是否属于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有: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6、附条件交易行为;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8、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三、不正当竞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违法性2、侵权性所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性,是指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或者可能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正当竞争行为采用不正当的
    2023-04-24
    322人看过
  • 保险企业竞争力来源分析
    摘要研究保险企业的竞争力,需要研究保险企业竞争力来源。保险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包括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外部来源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政策和保险需求等。内部来源主要包括制度、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管理、技术、企业文化、信息化和保险产品等。相对于外部来源的不确定性,保险企业应主要从内部来源竞争力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状况。关键词保险企业竞争力竞争力外部来源竞争力内部来源1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来源1.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特定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份额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它反映产业组织竞争性质和垄断程度的基本要素。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必然会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而也会影响到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行为。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同,他们的市场表现也是不同的,对各个主体竞争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国保险市场从人保一家市场主体发展到目前市场主体超过一百家,市场集中度明显下
    2022-05-01
    332人看过
  • 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海上运输以其自身的运量大、成本低等特点理所当然成为国际贸易的首选途径。据统计,国际贸易运输中90%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面对航运激烈竞争,我国航运业特别是大型班轮运输企业要想存活,就必须拥有相当的国际竞争优势。这里我们分析竞争优势,是由于航运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因为国际航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和传统航运大国所垄断,资料表明,世界商船吨位供给量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手中。国际航运业竞争更大程度上是基于竞争优势来开展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被公认为是阐述竞争优势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在此本文运用了其中的钻石模型来分析我国航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宏观因素共有六个方面: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关联的和支持性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遇和政府
    2023-06-07
    157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法条文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为公众所知悉,二是具有秘密性。商业秘密还要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即获取后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运用反向工程获得的商业秘密并不构成侵权。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赔偿数额确定因综合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可得利益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为公众所知悉,二是具有秘密性。二、商业秘密还要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即获取后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三、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运用反向工程获得的商业秘密并不构成侵权。四、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赔偿数额确定因综合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可得利益等因素综合确定。 反 不 正 当 竞 争 法 : 商 业 秘 密 保 护 与 赔 偿 规 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为保护商业秘密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其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和赔偿规定进行了详细的规
    2023-09-10
    465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对手是指与本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其他企业或个人。他们可能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或服务,争夺相同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更多>

    #竞争对手
    相关咨询
    • 竞争对手离职,竞争对手是不是管理者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10
      可以雇佣竞争对手离职的经理,但如果经理与前单位的竞业禁止协议有效,则不能雇佣。竞业协议的时效一般为两年,超过两年不构成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如果约定离职后两年内不在其他机构从事同类业务,但不禁止在同类机构从事其他业务,也不构成违约,可以就业。
    • 并购中的竞争关系与竞争对手的法律适用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提问者,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学理论问题,故而再次回答你:所谓“竞争关系”即商品或服务被取代的一种社会关系。司法实践角度看,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12月1日)“第五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关于“
    • 发现竞争对手行贿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8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贿赂的条文对比如下(重点修改内容已标出):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
    • 网络不正当竞争司法解析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5
      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对于网络经济中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则没有囊括其中;二是适用主体及范围过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经营者是经过注册,从事商品经营的法人、组织和个人,而在网络环境下,不管注册已否,只要在网络中从事经营,其主体都应该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三是具体案件管辖不明。网络的虚拟、隐蔽、跨国界等特性,使得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辖带来很多新问
    • 不正当竞争案例及分析是指哪些的呢?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9
      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举不胜举。所以,各个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概括性的规定,然后再具体列举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文加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