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拥有抚养权,孩子就跟谁亲。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解除,离婚后,孩子无论是由谁直接抚养,孩子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抚养权只是体现孩子由谁直接抚养而已,父母双方都是有抚养义务的,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负担抚养费。
一、离婚后18岁以上的子女抚养权归属
离婚后18岁以上子女,不再分配抚养权。
孩子已经年满十八周岁的,并且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还在接受高中以下的教育的,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孩子的意见进行抚养权的判决。若是已经可以独立的生活,有生活来源的,就不会存在抚养权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判决了。
根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2周岁不满8周岁,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无法协商确定,由法院判决确定抚养权的归属。
二、离婚后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判决如下:
1、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还是由父母双方抚养;
2、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3、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如果孩子已满八岁,应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双方未能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如果孩子已满八岁,应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得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三、离婚4岁孩子怎么分配
夫妻双方离婚,4岁孩子一般先由双方协商决定由谁抚养,若协商不成,由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主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孩子的生活习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抚养意愿且有抚养能力的情况等。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
孩子是不是抚养权就跟谁姓
428人看过
-
夫妻之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就跟谁姓吗
363人看过
-
孩子谁抚养跟谁户口是吗?
349人看过
-
父母离婚孩子户口跟谁抚养权就是谁的,对吗
199人看过
-
孩子跟谁姓影响抚养权吗
119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在谁就谁说了算吗
154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法律有规定离婚后孩子抚养权跟谁就应该跟谁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0首先需要父母双方进行协商。毕竟,父母都应当为孩子的幸福着想,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疏远了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的感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果父母可以坐下来对如何探望孩子的问题进行友好的协商,那么不让探望子女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最终皆大欢喜。如果夫妻一方坚持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无法就孩子的探望权问题达成协议,那剩下的办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了。由于离婚
-
轮流抚养的谁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19夫妻双方轮流抚养孩子的,孩子的抚养权归夫妻双方所有。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孩子的抚养权,而且都直接抚养孩子,因此双方都不需要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
抚养权归谁就是谁的孩子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4-04-22抚养权无论归谁孩子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孩子。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对孩子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没有抚养权的一方需要负担相应的抚养权,并且对孩子有探视的权利。如果一方有严重疾病或吸毒、赌博、虐待儿童等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情况,另一方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
-
父母离婚孩子户口跟谁抚养权就是谁的是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8不是的,抚养权和户口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女方是否拥有抚养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5-01-06是的,在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通常归女方,这意味着孩子的父亲需要支付抚养费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父母对于抚养的子女,有义务承担必要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的一部或全部。关于抚养费的承担方式和金额,双方可以协议。如果协议不成,法院可以做出相应的判决。此外,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并不会影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