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暂予监外执行五种情况是哪些?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本应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服刑,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釆取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间是否计入刑期?
算刑期,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一般情况下,监外执行时间是可以抵刑期的,但是出现以下特殊情况,监外执行时间不能抵用刑期。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交付一定机构,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
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构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构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
监外执行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刑期内的,在监狱的犯人,患有严重疾病需要进行保外就医,在怀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由监狱提出书面的意见,报主管的司法机构审批,可以暂予监外执行,需要由社区负责矫正,由基层组织协助监督。
-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收监?
119人看过
-
刑事诉讼执行程序中哪些情况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392人看过
-
按法律规定哪些情况下不能暂予监外执行
214人看过
-
暂予监外执行规定执行情况需要批准吗?
247人看过
-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谁监管,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279人看过
-
暂予监外执行刑期计算规定,暂予监外执
369人看过
-
监外执行期间监外执行终止了,暂予监外执行终止的情况是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04《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收监执行: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
暂予监外执行二十二条,哪些情况下可以监外执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4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
罪犯患有疾病后,是否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哪些情况可以暂予监外执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9罪犯患有疾病后,是否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关健要看是否符合保外就医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对于因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是否符合保外就医条件,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断:如果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在经法定程序决定后就可予以暂予监外执行,否则就不可以。《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
-
暂予监外执行提交病情复查情况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1“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刑事拘留,有严重疾病,需要外出就医,怀孕或哺乳自己的婴儿的罪犯,可以申请监外执行。 一、具有监外临时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判决。人民法院决定暂停监狱外处决的,应当对监狱外的执行作出决定,确定罪犯的基本情况,由判决确定的指控和处罚,以及在监狱外临时执行判决的理由和依据。监狱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
-
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通常在哪些情况下发生?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5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 1、骗取保外就医的; 2、以自伤、自残等欺骗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3、办理保外就医后并不就医的; 4、违反公安机关监督规定经教育不改的; 5、经治疗后疾病已痊愈或病情基本好转的。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安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