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法官采取主动介入式,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以及责任风险等方面尽量衡平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在公司存在大量的应收款情况下,法官建议以债权转让使原告取得合法的债权凭证,被当事人积极采纳;至于公司收购后对股份的处理,也通过法官的及时释明,敦促当事人依法在六个月内注销或者转让所收购的股份,使股份的回购合法、有序。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中明确规定审理公司解散案件应注重调解,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者股东收购股份,或者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法院应当支持。该规定的出台也为本案的调解找到了参照的法律依据。该案的调解解决,体现了法官对公司法原则和精神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也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最大保护,为处理该类纠纷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
一、股东不想做了如何退出
股东的退出方式有:
1、股权转让
应该说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因为公司法规定,公司其他股东如果不同意转让给别人,就需要自己购买,所以,只要有人肯作为受让方,股权转让在法律上就没有障碍。
2、公司减资
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也就是说,公司以其减少的注册资本购买了股东的出资从而实现了股东的退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另行筹集股权的购买款,但是前提是需要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以及配合,因为,公司减资至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同意,同时,公司减资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公告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偿还或担保事宜等等,周期也比较长。所以比较适合于公司其他股东配合而且公司自身没有或没有较多债务的情形。
3、要求公司回购
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需要满足公司法所规定的条件,公司法第7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要求公司回购股权是需要满足的条件十分严格,而且,即便满足上述条件,如果与公司在收购价格上谈不拢,还要向法院起诉,因而不到不得已,一般不要以此种方式退出。
4、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情形分几种,依据公司法,有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责令关闭而解散。因而,一般通过解散而退出应该采用股东会决议的方式来解散公司,也就是需要公司法规定的足够表决权的股东支持解散公司的提议,公司一经解散,那么公司所有股东也就全部退出了。是最为干净利索的一种退出方式,当然,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5、破产清算退出
《破产法》第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依据《破产法》第7条的规定,可提出破产申请的主体有:债权人、债务人、依法负有清算责任人。因此,只要公司符合破产的条件,即使有的股东联系不上,或股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有权提出破产申请的主体均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启动破产程序。
二、股份公司股权回购条件
股权回购是维护公司稳定、平衡股东权益、健全股东退出机制的重要途径。《公司法》第7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规定的是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而如果公司章程约定:公司股东自愿离职或被公司辞退等原因而离开公司,离职股东所持股份应转让给公司的其他股东或由公司进行计价回购。该约定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呢?
首先,该公司章程约定的内容为“离职股东所持股份应转让给公司的其他股东或由公司进行计价回购”表明,离职股东应以股权转让方式退股或由公司计价回购,并不含有抽逃出资的意思,故该约定不构成股东抽逃出资,不违反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其次,《公司法》第143条所确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回购规则不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该第143条在公司法中的位置仅仅针对股份有限公司,不存在适用或准用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不存在“禁止回购自身股权”的规定。因此,股东与公司之间约定股权回购并不违法。
-
实现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
387人看过
-
股东知情权如何与公司利益平衡
72人看过
-
股东隐私权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269人看过
-
离婚如何实现利益平衡?
226人看过
-
民法公平原则体现利益平衡
138人看过
-
老公反对离婚,如何平衡双方利益?
327人看过
债权凭证是由人民法院发给债权人一种书面凭证。它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经强制执行后仍不足清偿债务的,由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放的、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尚享有债权的权利证书。... 更多>
-
扩股发行稀释其他股东利益,股东在公司有什么利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6股东权益就是所有者权益,股东收益是跟利润表相关的,前面解释的很详细我就不说了。关于这个公式,税后利润归属于公司股东,折旧摊销属于非现金支出项目,资本性支出为公司的长期支出,联系起来这里的股东收益应该跟现金流有关,但是跟很多现金流计算公式比较起来,似乎少了cc,利息支出等项目。不过这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模型非常多,这个公式应该更多的是从概念的角度来考虑股东收益的,跟我们通常理解的利润表意义下的股东收益
-
XX公司有纠纷,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6如何权衡?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3企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冲突。 一、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1、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冲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控制股东与少数股东的利益冲突上,即发生在股权相对集中、控制股东与少数股东持股数额对比明显的公司中。 2、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会发生
-
-
扩股发行稀释其他股东利益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28股东权益就是所有者权益,股东收益是跟利润表相关的,前面解释的很详细我就不说了。关于这个公式,税后利润归属于公司股东,折旧摊销属于非现金支出项目,资本性支出为公司的长期支出,联系起来这里的股东收益应该跟现金流有关,但是跟很多现金流计算公式比较起来,似乎少了changesinworkingcapital,利息支出等项目。不过这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模型非常多,这个公式应该更多的是从概念的角度来考虑股东收益
-
股东之间如何均衡利益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5应将质询事项限于股东大会的目的事项,并规定董事、监事的相应说明义务;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股东滥用质询权,规定在何种情形下董事、监事可以拒绝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