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伤期间能否获得工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05:10:06 248 人看过

工伤养伤期间是给工资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支付方式为按月支付。并且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职工,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工伤养伤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工资的,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上班干几天就走了给工资吗

应当支付工资。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离职时应当结算清楚。就算试用期内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应当给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投诉到劳动局监察大队,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协调无果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1: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如何获得工资?
    这段内容讲述了工伤职工在工伤期间的相关待遇和工伤鉴定程序。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会按月支付其工资,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会发生变化。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鉴定程序包括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专家组鉴定、鉴定结论送达等步骤。在工伤期间,工伤职工所在单位会按月支付其工资,而其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会发生变化。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鉴定程序具体如下: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
    2023-09-06
    230人看过
  • 离职时能否获得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内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未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职工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没签合同有工资吗即使是试用期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只要提供了劳动,双方就成立了事实劳动关系。无论是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辞职时一次性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支付工资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
    2023-07-19
    347人看过
  • 工伤工资纠纷投诉能否获得解决?
    是有效的,工伤、工资产生纠纷时,劳动者是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的,如果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利益的,劳动部门有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工伤工资纠纷怎么申请劳动仲裁(一)申请与受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二)开庭与裁决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
    2023-07-12
    95人看过
  • 20天轻伤工伤假期能否获得薪酬?
    轻微工伤休息20天有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但在实际中,很多单位是按照底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发放,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合法权益。工伤休息多久谁说了算?1、工伤休息多久一般首先看劳动者工伤受伤的情况,看工伤的严重程度而定,如果是普通的工伤则休息时间比较短,如果休息时间比较长的,要看伤情鉴别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其次看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制度,取决于所在单位给的工伤休息时间为多久,但也有最高限度,主要是看所在单位说了算。2、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
    2023-07-05
    54人看过
  • 工地意外受伤回家养伤,能否获得误工费?
    因工伤回家修养有误工费。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学生受伤有误工费吗没有误工费。由于学生没有工作能力,是不会有任何的误工费。如果学生受伤,应根据正常受伤情况向造成伤害的人提出支付的赔偿金额。如果学生遭受人身伤害,医疗费用和收入将因工作损失而减少,包括医疗费用,工作损失,护理费用,运输费用,住宿费用,医院食品补贴和必要的营养费用。《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
    2023-07-07
    402人看过
  • 医疗期能获得工资吗?
    一、医疗期能获得工资吗,工资按照基本工资发吗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当地另有规定的,应结合当地规定执行。不仅应明确医疗期的概念,还应明确医疗期的一些特性:医疗期应区分工伤与非工伤情况,仅讨论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情况,不包括员工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情况;员工享受资格医疗期并不是一次性全部享受,而是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计算;在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内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应续延至医疗期期满为止。当员工的资格医疗期满后,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
    2023-04-28
    450人看过
  • 工伤出院后是否还能获得工资报酬?
    工伤出院后还有工资。员工因为工作而遭遇到事故的伤害或者是患上职业病,需要暂时停止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的期间,原来的工资福利的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位按照每月进行支付。停工留薪的时间通常是不可以超过十二个月的。如果是伤情比较严重的或者是情况特殊的,经过申请之后可以适当进行延长。工伤出院需要医生开什么证明呢工伤出院需要医生开的证明如下:第一,如果是工伤出院的话,那么需要办理出院手续和医疗费报销手续。第二,出院的时候要注意存留的证明资料有:诊断证明、住院病例、费用明细和缴费票据等。第三,如果工伤需要评残的话,那么需要找医生开具初诊证明或准备初诊病历复印件。《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
    2023-07-01
    155人看过
  • 工伤停工期间能够获得多长时间的留薪?
    工伤停职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才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也不得超过12个月,也就是说停职留薪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原工资待遇不变。并且等待工伤鉴定级别出来后,再根据结果发放伤残待遇。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指的是什么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是指员工因工作事故受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
    2023-07-01
    120人看过
  • 退休时,服刑期间的公务员是否能获得工资?
    公职人员被判刑后给予开除公职处分的没有退休金。对于公职人员,一旦走向刑事犯罪的道路,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一辈子的政治生涯就完了,坐牢后没有工资这个很明显,那么对于退休金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根据监察部下发的有关规定,对于退休的公职人员在职期间或者退休后触犯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自判决生效之日的下个月起取消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待遇。公务员多大退休才合理按照公务员法规定: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周岁应当退休;男性年满五十五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以及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最近国内各大网站就公务员是否可以弹性退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到底多大退休才算合适呢本人认为应该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目前公务员中普遍存在以下思想:30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大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新鲜、刺激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希望在本职岗位上大展宏图,有
    2023-07-02
    310人看过
  • 辞职后是否还能获得签订合同期间的工资?
    中途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因为职工付出劳动,就应该拿到劳动报酬,只不过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提出离职,应该提前一个月和单位告知。在单位有违法违规情况下,职工可以随时离职。计算工资也比较简单,就从离职那一天开始算起,根据天数确定。签了劳动合同可以中途辞职吗一、签了劳动合同可以中途辞职吗1、签了劳动合同辞职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2023-07-18
    245人看过
  • 肋骨骨折能否获得工伤评残资格?
    一般会被认定为7到10级伤残,需要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由权威鉴定部门给予结果。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分别为12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的,分别为9个月;九级伤残的,分别为6个月;十级伤残的,分别为3个月。轻伤二级能评上伤残等级吗轻伤二级不能定伤残。轻伤二级是法医按照三部两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作出的鉴定,适用于确定侵害人刑事责任。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与伤残鉴定没有对应关系,不知道具体的伤残情况,无法确定可以鉴定为几级伤残。一般而言,轻伤二级或者不构成伤残等级,或者可以评定为工伤十级伤残;但在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中,仅有个别的可能评定为十级伤残,其余不够级。十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一种等级。具体鉴定标准如下:1、符合
    2023-07-15
    253人看过
  • 节假日期间工人是否能获得薪酬?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节假日有工资吗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是给算工资的,如果单位节假日放假都不给算工资,则违反了劳动法,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3-07-05
    188人看过
  • 员工在职期间生病能否获得赔偿
    首先要看是否职业病,如果认定职业病,就去做工伤认定,获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工伤是指职工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危害。突发疾病属于自身原因导致的,那不算工伤。一般的由于自身状况出现的病情一般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当然好的单位会发一些营养费之类的费用),所以最好能参加医疗保险.如果是工作性质的疾病包括交通事故(上,下班半小时内)可以算做工伤,享受工伤待遇。患病员工享有哪些权利案例:张某于2006年2月1日应聘入职深圳A公司担任技术员,签订的劳动合同自2006年2月1日起至2008年1月31日止,自2006年2月起A公司为张某办理了社会保险。2007年12月18日,张某在家里发病(非职业病)住院,因病一直昏迷不醒,A公司自2007年12月19日开始按公司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每月给予张某500元作为生活费,发至2008年1月31日止,后在张某亲属的恳求下,A公司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为张某代交
    2023-07-03
    272人看过
  • 节假日期间,员工自行上岗工作能否获得加班工资
    假日“代驾”致残难享工伤待遇【案例】考虑到“五一”假期期间,嫁女娶亲等喜宴较多,而许多人又不得不喝酒,一家公司的员工杨*兰遂决定乘机通过担任代驾来“捞外快”,并专门在数家酒店门口张贴了招揽生意的“小广告”。“五一”中午,李某由于醉酒无法驾车,以100元的价格雇佣杨*兰送其回家。途中,由于刘某违章驾驶,导致两车相撞,造成杨*兰重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三个月后,鉴于刘某无力赔偿,杨*兰便以其所在公司为其办理了工伤保险为由,要求工伤保险机构给予工伤待遇,但却遭到拒绝,理由是杨*兰的情形并不构成工伤。【点评】杨*兰的确不构成工伤,无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中的关键词,无疑是“工作”。而“工作”肯定是指用人单位安排或者是为了用人单位利益的工作,如果是与用人单位无关,即使是工
    2023-12-22
    313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职工是否获得工伤期间的最低工资补贴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07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 3.但在实际中,很多单位是按照底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发放,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
    • 工伤期间能否获得赔偿劳动合同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 工伤员工在工伤期间可否获得赔偿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9
      工伤赔偿有哪些项目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二、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
    • 农民工工伤期间能获得工伤待遇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01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偿还。
    • 上下班期间出事故工伤能否获得双赔偿?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8
      1、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非劳务关系等其他关系。2、发生伤害事故是在合理的上下班途中。3、责任事故认定中,本人无责、负次要或同等责任,抑或责任难以认定。4、伤害是由于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