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又称起诉期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统称行政相对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机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定期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效力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期间届满后产生的法律后果。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提起行政诉讼,才有可能获得司法救济,否则,其合法权益就难以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得到保障和实现。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对保护行政相对人的诉权及其合法权益,促使相对人正确、及时地行使诉权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作了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包括三种情况,一般起诉期限,特殊起诉期限,最长起诉期限。
一般起诉期限,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告知了相对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同时又告知了诉权和起诉期限的情况下的起诉讼期限。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相对人诉权和起诉期限。[2]因为法律要求完整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时间及相对人的诉权和起诉期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般起诉期限是三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特殊起诉期限,是指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时的情况下的起诉期限,也就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告知了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但对诉权和起诉期限告知不完整情况下的起诉期限。根据《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行政机关告知相对人诉权和起诉期限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告知了诉权没有告知起诉期限;(也就是没有告知行使诉权的起止时间);
2、告知了起诉期限,没有告知诉权,(诉权这里指起诉时机,也就是起诉期限的起算点)3、既没有告知诉权,又没有告知起诉期限。以上几种情况起诉期限的长短如何理解,存在着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一律适用2年诉讼时效,另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人的起诉期限的起算点应以相对人应当同时知道或实际知道“诉权和起诉期限”时计算,起诉期限为3个月,但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应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诉权和起诉期限必须同时知道缺一不可。否则,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第二种观点是对四十一条的正确理解。
-
浅议特殊的行政赔偿诉讼
173人看过
-
浅议行政诉讼之协议管辖
103人看过
-
浅议独立行政诉讼制度
39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期限:起诉行政案件的时长
72人看过
-
浅议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处分权
494人看过
-
浅议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范围
231人看过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行政行为而与国家行政机关发生法律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并受法院判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原告是指因行政行为受到侵害,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更多>
-
2022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1、行政复议的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行政复议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的期限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8根据规定行政复议诉讼的期限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行政诉讼中为什么要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13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 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
-
超过复议期限的行政诉讼应如何诉讼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9超过行政复议审理期限是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
-
在诉讼期间行政复议期限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1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如对处罚决定不服应告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