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的时间可以是多少个月
取保候审一般在几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
二、谁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三、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怎么结
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的具体处理要根据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案件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要决定撤销取保候审;
2.应当追究责任的,要移送案件,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3.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法院判决,并生效的,即开始执行判决刑法,取保候审自动撤销;
4.取保候审到期,办案单位不做任何处理,即自动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n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
190人看过
-
取保候审要多长时间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是多久
21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批准时间是多久,取保候审的方式
11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多少钱,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多少
52人看过
-
取保候审三个月可以笔录吗
317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
310人看过
-
取保候审十五个月后是否可以不取保候审?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9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人身自由。但是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12个月后会有两个后果。 1取保候审到期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要在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且在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
-
取保候审7个月可以取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81、不是七个月。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
非法拘禁罪可以取保候审吗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5取保候审时间最长是一年。 一、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由办案机关决定,最低不低于一千。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八十三条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 二、只要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在变更、取消强制措施时,保
-
取保候审的时候,刑拘的话,多长时间可以取保出来?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0在被刑事拘留之后马上就能申请了,但是要符合一些特定的条件才可取保,保证方式就是两种,缴纳保证金或者找个人来当你的担保人,两个选择一个就行了。保证金金额的话1000块钱以上,上不封顶,就是要出一种让被刑拘的人稍微有点肉疼的价格,根据被羁押人身家来等比的来进行保证金的确认。确定取保结束之后会进行返还。 担保人的话就是要保证有固定的收入和固定的住处,取保候审期间随时可以找到他,而且是个人信誉没有问题的人
-
取保候审的最少时间不得超过几个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21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