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现居住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2)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3)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非婚生育的孩子社会抚养费是多少
对子女抚养费数额的确定,应视离婚双方的实际承受能力以及孩子实际生活所需决定,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可参考工资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确定,抚养两个以上孩子的,可适当增加比例,但最高不能超过固定收入的50%;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按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条
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
孩子的抚养费包括哪些,孩子的抚养费如何确定
64人看过
-
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的规定
282人看过
-
如何确定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确定标准
71人看过
-
未成年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如何确定抚养权
174人看过
-
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抚养费数额如何确定
414人看过
-
确定孩子抚养权的方式,抚养费的数额如何计算
169人看过
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征收对象应当是不符合我国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子女的人,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具有补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符合再... 更多>
-
什么是社会抚养费?如何确定社会抚养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9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1.社会抚养费根据生育当事人双方的户口性质,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为计征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实际收入和违法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具体计征标准、征收及缴纳方式由省级政府规定。社会抚养费金额=计划外生育子女个数*N倍的户口性质的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N通常为3或5)*2(同时处罚夫妻双方)
-
如何计算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金额怎么确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9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1.社会抚养费根据生育当事人双方的户口性质,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为计征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实际收入和违法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具体计征标准、征收及缴纳方式由省级政府规定。社会抚养费金额=计划外生育子女个数*N倍的户口性质的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N通常为3或5)*2(同时处罚夫妻双方)
-
对生育子女的公民,社会抚养费如何确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3根据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
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的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8一、哺乳期内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尚在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因为对婴儿的成长发育最有利的哺乳方式是母乳喂养,抚养权的最大原则就是以孩子的最佳利益出发,因此只要是正处于用母乳喂养的子女都应该依法由哺乳的母亲抚养。 二、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抚养权问题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仍是对事物认知阶段,母亲往往比父亲更有耐心,更需要母亲的关爱,因此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
-
争夺孩子抚养权,孩子抚养费起诉费是如何确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5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请求准予免交诉讼费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