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犯罪的直接故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4:56:05 486 人看过

犯罪的直接故意的认定: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什么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2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吗
    犯罪预备就是属于直接故意的犯罪。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一、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
    2023-02-11
    356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可以直接判刑吗
    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轻伤的,能判刑。行为人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打架构成轻伤判刑多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如果打架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要看情节轻重。二、肇事逃逸轻伤是不是可以缓刑肇事逃逸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能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
    2023-06-19
    368人看过
  •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共同犯罪
    间接故意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都是出自故意的主观,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一、有过失犯罪的吗?没有。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也就是说,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以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2、客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没有过失共同犯罪。二、不知情集资诈骗犯罪吗,标准是什么涉嫌集资诈骗罪,要根据涉案金额、犯罪情节定罪处罚,不知情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知情并提供帮助的,构成共犯,要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共犯犯罪的罪名认
    2023-06-28
    117人看过
  •  直接故意伤害罪认定步骤是什么?
    间接故意伤害罪是指通过间接方式对他人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间接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通过间接方式对他人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间接故意伤害罪如何定罪?间接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定罪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行为人的故意程度、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的动机等。首先,行为人的故意程度是判断间接故意伤害罪的关键因素。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仍然故意实
    2023-08-27
    355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的两个行为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一、直接故意犯罪的两种类型第一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第二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2023-03-19
    291人看过
  •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作为的行为时,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一般作为是直接故意。相关法律知识: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
    2023-12-01
    315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的规定是什么?
    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的规定是犯罪活动已经是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是未完成形态。一般认为,故意犯罪形态分为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但“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的概念本身尚需进一步澄清,正如我国台湾学者郑健才所言:“行为之全体,只算一个行为。所谓自开始至终了,不过形容行为之过程;过程如何,并不影响行为本身之价值。故严格言之,行为之价值,于着手(开始)时即已确定。并无所谓行为完成未完成之问题。唯因行为有发生结果者,如杀人行为,发生死亡之结果;有未发生结果者,如杀人行为,未发生死亡之结果。若称前者为行为之完成,后者为行为之未完成,亦未始不可。但应注意此时只系行为在事实上之效果问题,而非行为在法律上之地位问题。而行为在事实上之效果问题,亦仅与犯罪之既遂未遂有关,与犯罪之成立与否无关。故将未遂之犯罪,称为犯罪未完成,将既遂犯罪,称为犯罪完成,则属不正确。”一、故意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
    2023-03-25
    32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怎么认定间接故意
    一、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二、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二百四十
    2023-04-03
    205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会比直接故意罪轻吗
    从法律上讲,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属于故意犯罪。从法律的规定上看,如犯罪杀人罪的只要构成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4
    292人看过
  • 怎样判断直接故意程度
    法律综合知识
    司法上应当考虑直接故意的程度区别,但是司法上应当依据什么因素来进行这种考量呢?换句话说,决定直接故意的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虽然对这些因素中的某些部分有过提及,[3]但它既未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整理,也未就这些因素对直接故意程度产生影响的逻辑过程进行探讨。所以,对这些因素的系统整理,并对它们发生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无疑会为司法实践正确认定直接故意的程度,提供明确的判断依据和清晰的思考进路。一般来说,在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的直接故意程度越大,行为的危害后果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危害后果,即法益所遭受的现实侵害或危险的大小,无疑是衡量直接故意程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尺。但是,行为、行为人和犯罪实态是如此的复杂多样,以至于仅仅依据危害后果去认定直接故意的程度,就会使得刑事司法显得不够细致、不够精确;并且,“有时会出现这样情况,最好的意图却对社会造成了最坏的恶果,或者,最坏的意图
    2023-12-18
    390人看过
  • 犯罪形态直接故意能成立吗
    犯罪形态不只存在于直接故意中,也存在与间接故意中。不同的犯罪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犯罪主观意志中,直接故意犯罪的只存在故意犯罪的形态,间接故意犯罪的犯罪形态只能是犯罪既遂。一、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区别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区别有:1.表现形式有区别。2.罪过形式不同。危险驾驶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故意,无论是直接故意或者间接故意,至少是一种故意行为。过失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而且过失行为也不可能成为危险驾驶的行为方式。3.处罚程度不同。二、防卫过当是如何定义的防卫过当定义: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一般是过失犯罪,绝大多数是过失犯罪,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犯罪。一般来说,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时,主观上是出于防卫的目的,损害是他在紧张斗争中疏忽或判断失误的结果。因此,将防卫过度视为过失犯罪是合适的,但不能排除防卫人间接故意犯罪的
    2023-06-25
    310人看过
  • 法律上如何明确定义直接故意犯罪
    一、法律上如何明确定义直接故意犯罪犯罪故意的定义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直接故意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二、故意犯罪有哪些犯罪故意的种类有哪些故意犯罪的主要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制作贩卖伪劣商品罪、贩卖毒品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妨碍公务罪、贪污罪、受贿罪、职务侵占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走私罪等。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
    2023-11-12
    442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是什么
    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明知,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n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11-26
    119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量刑的范围有哪些
    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处罚相关规定如下:1、一般初犯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具体的刑法等法规,来确定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是说先看行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据这个罪名的量刑来定刑。2、累犯(1)一般累犯:年龄在18周岁以上,前后五年内都是故意犯有期徒刑以上。(2)特殊累犯:也就是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的,应当从重处罚,不适合用缓刑和假释。3、自首(1)一般自首:也就是所谓的自动投案,可以在基本犯罪量刑的基准上,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2)特殊自首:被管制后,供述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行为,可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4、立功:行为人有揭发他人罪行,并查证属实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3-02-06
    48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是间接故意还是直接故意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25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 (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 故意伤害分直接与间接是怎样认定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6
      故意的内容不一样,一个是认识因素,一个是意志因素。 1、认识因素,间接故意杀人在于明知可能导致死亡,而故意伤害致死则不是,行为人只明知其行为将导致身体伤害,即行为人并未认识到其行为可能会导致被害人死亡; 2、意志因素,间接故意杀人在于放任死亡结果,即对死亡结果是否发生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故意伤害致死则不是,行为人并不追求或放任死亡结果,即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意志的; 3、进而可以得出,故意伤
    • 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故意犯罪是怎么认定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5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
    • 什么是犯罪中的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 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4
      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