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方离婚能不能净身出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6:33:46 69 人看过

出轨一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净身出户的,除非对方同意净身出户,但如果是重婚或者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可以申请离婚损害赔偿,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一、男人出轨了,应该怎么使他净身出户

男方的出轨行为不足以让其净身出户。夫妻双方一方出轨的,因为该方出轨而导致夫妻双方离婚,出轨方被认定为过错方的,非过错方可以依法情况求法院判处过错方给付相应的离婚损害赔偿,但是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来进行判决。

二、老婆出轨可以让她净身出户吗

老婆出轨没有权利让她净身出户。对于双方的共同财产,法律规定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一方自愿放弃全部财产而离婚,法律上是允许的。如果协议不成,可以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出轨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过错情形,则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是法院在判决时不支持一方净身出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2: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重婚相关文章
  • 出轨一方能否在婚姻中实现净身出户?
    婚姻中一方出轨,并不会净身出户,是否净身出户主要由当事人双方协议确定。一方出轨属于法定过错的,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具体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男方在婚内出轨会净身出户吗男方在婚内出轨是否会净身出户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法律没有规定一方出轨必须净身出户,但是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一方同意不要财产也是法律允许的。如果不同意,双方可以到法院起诉,法律规定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割时,过错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2023-07-11
    437人看过
  • 出轨一方想净身出户的有可能吗
    夫妻一方出轨不会净身出户,除非出轨方自愿放弃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婚内出轨行为不触犯法律,不承担法律责任,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但是出轨方与他人同居,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涉嫌重婚的,属于过错方,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同时在财产分割时,应当照顾无过错方。一、离婚财产分割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民法典新增了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处理。这意味着,如果对方存在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完全可以主张分多财产,并且很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一诉讼主张。因此可以说,出轨行为将能成为财产少分的法定理由,虽不至于导致出轨方净身出户,但是也可多分一些财产。二、女人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割女人出轨离婚财产分割如下:对于双方的共同财产,
    2023-04-10
    410人看过
  • 出轨离婚需要什么证据出轨方净身出户
    一、出轨离婚需要什么证据出轨方净身出户在出轨离婚案件中,证据的收集与呈现对于判决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证明配偶的出轨行为,通常需要收集以下几类证据:1.照片类证据能够直观地展示配偶与第三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照片可能包括他们在公共场合的亲密举止,或者在私密场合的亲密瞬间。2.录音录像类证据也是重要的证据形式。这些录音录像可能包括配偶与第三者的通话内容,或者他们在某些场合的亲密行为。3.电子数据类证据在出轨离婚案件中也越来越常见。这包括出轨方与第三者之间的暧昧微信、QQ等聊天记录,以及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信息。4.如果配偶与第三者存在同居关系,那么与第三者同居的证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他们共同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水电费缴纳记录等,以及邻居或朋友的证言。出轨行为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出轨方净身出户。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来判断财产分割和赔偿问题。二、诉讼离婚准备材料在
    2024-07-19
    276人看过
  • 起诉离婚女方要求净身出户能不能
    一、起诉离婚女方要求净身出户能不能起诉离婚女方要求净身出户一般是不能不能的。但若双方就净身出户达成书面协商,的按照约定处理,若法院根据一方存在过错,予以少分或不分财产,恰巧出现净身出户情形的,也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能不能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
    2024-01-23
    119人看过
  • 净身出户是不是就能净身出户了?
    净身出户协议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力。因为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的政策,净身出户协议一般会涉及到有关人身的条例,该协议是无效的。如果净身出户协议,是一方没有任何条件,自愿放弃所有夫妻共同财产的话,该协议是有效的。一、净身出户的合同有效吗净身出户的合同是否有效,由合同内容和合同的签订形式来决定。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只有具备以下的条件,那么该净身出户合同就是有效的:1、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2、净身出户合同表达了真实的意思表示;3、该净身出户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违背公序良俗。二、净身出户是指什么意思净身出户,是指在婚姻双方决定离婚时,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退出婚姻时不得到任何共同财产。按照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干涉;2、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
    2023-06-24
    302人看过
  • 抓到另一半婚内出轨能不能让他净身出户
    一、抓到另一半婚内出轨能不能让他净身出户1、我国法律对净身出户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果出轨方愿意净身出户,那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双方可以协商共同财产的分割。协商不成,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也会照顾无过错方。并且一方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二、签协议约定净身出户是否有效1、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夫妻之间自愿签订的协议,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伤害国家社会和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是可以被
    2023-04-20
    409人看过
  • 婚内出轨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婚内出轨离婚必须净身出户吗
    一、婚内出轨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婚内出轨净身出户协议只对协议中有关财产的约定有效。对于不忠方净身出户的约定,无论离婚与否,出轨方放弃共同财产的忠诚协议有效。该类协议可以认为双方签订的附条件合同,或者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将来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安排。在约定条件具备时,即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一方不忠,双方就必须离婚或者丧失子女抚养权的约定无效。婚姻关系的解除以离婚登记以及法院生效文书达成;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监护权等,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对此限制。二、婚内出轨离婚必须净身出户吗婚内出轨离婚不必须净身出户,一方出轨可以作为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依据,但是不能作为财产分割的依据。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法院可以判决双方离婚;夫
    2023-03-15
    114人看过
  • 净身出户:出轨离婚后的避免方法?
    出轨方是否净身出户由双方协议而定。法律规定对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经双方协商后一方自愿放弃全部财产的,法律方面是允许的。对于一方有过错情形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是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除非对方自愿。对于双方的财产协议法律规定不能以出轨为前提条件,这样限制了双方的离婚自由,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出轨方离婚怎么赔偿一般离婚赔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一)物质损害赔偿的包括:因收集对方有诉讼费、律师费等等直接的物质损害赔偿。(二)由于我国对精神损害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因为出轨离婚遭受的精神损害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司法实践中主要考虑1、无过错方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等情绪障碍;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损害导致身体患病;是否精神抑郁、恍惚,影响工作和生活;是否
    2023-07-08
    470人看过
  • 是不是出轨离婚就必须净身出户,出轨离婚要求净身出户的约定有效吗
    一、是不是出轨离婚就必须净身出户不是出轨离婚就必须净身出户。一方出轨可以作为判决双方离婚的依据,但是不能作为财产分割的依据。所以,更不能涉及到“净身出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法院可以判决双方离婚。二、出轨离婚要求净身出户的约定有效吗出轨离婚要求净身出户的约定是有效的,只要离婚双方当事人是真实意思表示的,约定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该约定就是有效的。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夫妻
    2023-04-12
    197人看过
  • 婚姻中一方出轨是否能够让他净身出户
    一、婚姻中一方出轨是否能够让他净身出户婚姻中一方出轨的,除非这一方自愿放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否则不能要求其精神出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都有权参与分割,即使一方存在过错的,也不能剥夺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所以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强制要求一方净身出户,除非对方自愿。《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二、女方出轨是否能够净身出户女方出轨净身出户的情况很难实现。但是夫妻双方能够对夫妻共同财产协议处理,如果女方愿意将财产全部归男方所有也是有效的。如果没有财产协议的,法院一般不会将财产全部判给一方。无过错的男方能够在离婚时一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能够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
    2024-02-01
    246人看过
  • 掌握出轨证据能否让对方净身出户
    把握深层次出轨行为的确凿证据,无法确保对方在离婚事宜中净身出户。从我国当今的法律规定来看,出轨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离婚时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分割问题的解决。换言之,即使掌握了对方有婚外情的有力证据,对于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情况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也是相当有限的。通常情况之下,当夫妻决定结束婚姻关系时,法院在进行财产分割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总体原则主要包括均等分割原则、保护女性及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以及照顾无过错方和生活困顿一方的原则。因此,尽管我们能够抓住对方出轨的确凿证据,这仅能作为法院审理离婚案的一项重要参考因素,但它对于夫妻财产分割最终结果的影响却是十分微弱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4-08-03
    406人看过
  • 离婚过失方是否能“净身出户”
    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的以外,离婚的过失方一般不能“净身出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个人财产除另有约定我,不进行分割。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离婚过失方是否能“净身出户”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
    2022-06-23
    429人看过
  • 出轨离婚净身出户协议书怎么写,出轨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
    一、出轨离婚净身出户协议书怎么写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与普通的离婚协议书的区别就在于一方表明自己自愿放弃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写明以下内容:第一,明确双方是自愿离婚,协议书的内容也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第二,要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作出处理。第三,协议书约定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第四,协议书一式三份,内容不得私自涂改,并且需要在婚姻登记员前进行签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二、出轨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出轨男女净身出户的协议是具有效力的,但是协议的内容并非全部有效。有关人身的权利不适合双方约定来确定,财产方面可以约定,但是约定明显不合理或给出轨一方造成生活困难的,应根据事实酌情履行协议内容。三、夫妻因出轨财产协议需要进行公证吗夫妻因出轨财产协议是否需要进行公证是由夫
    2023-05-06
    424人看过
  • 离婚怎么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我们需要明确净身出户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其次,如果您想要对方净身出户的话,在法律上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除非对方同意放弃所有财产,不然都无法达到让对方净身出户这一程度。一、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只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且自愿签订,离婚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要注意的是,若为了达到让对方净身出户的目的,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净身出户的一方可以在离婚后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二、男方有外遇女方是否可以要求男方净身出户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净身出户的条款,也就是说一方即使存在外遇行为,但是要求他放弃一切财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没有法律依据存在,除非对方自愿。如果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可以在诉讼离婚时主张离婚损害赔偿。三、男方出轨可以净身出户吗男方出轨的,如果男方自愿放弃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可以净身出户;如
    2023-04-10
    132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效力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婚
    词条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重婚
    相关咨询
    • 能不能约定一方出轨离婚就净身出户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6
      1、在法官判离婚的时候,原则上是共同分割财产但因出轨为违反了法律的忠诚义务而导致离婚的,可以向对方索要离婚赔偿,能否让对方净身出户还需要看情况。 2、夫妻双方签订“净身出户”协议,有效还是无效关键看所约定内容,如约定限制一方的婚姻自由、剥夺抚养权等作为内容的,该内容因违法而无效。 3、如果约定一方因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等法律义务,因违背法律义务而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一般的法律价值,约定此类协议一般
    • 因出轨离婚,让对方净身出户,法院能判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1-04-13
      因出轨离婚让对方净身出户的法院不会支持,除非对方自愿净身出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执行)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离婚经济补偿】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
    • 婚内出轨离婚财产分割男方能净身出户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08
      婚内出轨法律没有规定会净身出户,只有出轨方自愿同意放弃所有财产净身出户,将自己的财产都给另一方的才可以。否则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
    • 女方离婚净身出户能办理出轨保婚协议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30
      婚姻保婚协议无效,无效,无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夫妻双方都有离婚自由,限制离婚自由的协议无效。
    • 男方净身出户出轨会离婚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8
      一般是不可以净身出户。法律上没有净身出户的说法,只有不分或少分的说法。具体要看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情况,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有约定可以遵从约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