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体校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现状】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训练踢足球,但是很难兼顾学习和训练如果练不出来,都不知道孩子能去干什么。后来就断了走专业道路的念头。市民张先生是个球迷,结婚前就立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球星,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梦想。
多年来,青少年运动员的业余训练与文化学习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主要因素,很多青少年由于文化学习的原因而放弃了参加业余训练,这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意见》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解决体育后备人才就读困难,保证所有适龄运动员依法接受文化教育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没有设置文化课课程的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应当安排运动员到就近的中小学就读。
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升学优惠政策,让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免试或优先升入拥有优质资源的初级、高级中学就读。实行运动训练单独招生的高等院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
三类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安置就业
【现状】退役运动员的生活困境,此前经常见诸报端。由于很多运动员从小就进入专业队,缺乏从事运动以外的其他职业能力和谋生手段,过多的伤病和较短的运动寿命,让那些运动员不得不面临无法适应社会竞争的局面。
意见明确,运动员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确保运动员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将运动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凡参加工伤保险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政策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医疗、护理和康复等相关费用,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意见要求,加大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政府指令性安置力度:对获得全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奥运会前三名的优秀运动员,实行退役后政策性就业安置。
-
大病统筹保险范围
419人看过
-
陕西老工伤人员有望年内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吗
499人看过
-
体育后备人才和优秀运动员纳入社保统筹
104人看过
-
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申请怎么办
309人看过
-
宗贻平委员建议:将"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畴
466人看过
-
有哪些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
66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哪些老人员可以纳入的工伤保险统筹管理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1按照《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中,在2004年1月1日之前已经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目前仍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老工伤人员;在2004年1月1日之前已经因工死亡的人员,其死亡当时属于供养亲属范围、目前仍符合供养条件且由用人单位支付抚恤金待遇的供养亲属。已经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人员(包括以失业人员身份办理退休、退职的),不属于纳入统筹管理范围的对象。
-
成都市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老工伤人员范围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1成都市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老工伤人员为下列人员:1、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符合当时认定为工伤的条件、现在未与用人单位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并仍然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2、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现在仍然符合供养条件的人员。3、本通知施行前,依法破产的用人单位已移交社会化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的工伤人员。4、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
-
大病统筹保险范围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9有些城市大病医疗保险所保障的大病,不是按照病种,而是按照居民个人花费界定的。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将农村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20类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将保险费筹资比例调整为:一种以用人单位实际参
-
老人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基金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2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后,工伤保险基金从纳保确认意见作出的次月起支付老工伤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老工伤人员,其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工伤保险基金从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支付。
-
温州市职工工伤统筹范围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该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