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假想防卫的构成条件如下:
(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
(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
一、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会判多少年
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
按照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一般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的行为,也包括一些侵害人身、财产、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行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
二、为什么中国一反抗就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为:(一)不法侵害的存在;(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所实施的防卫;(三)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防卫行为;(四)防卫出于防卫的认识与防卫的目的;(五)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
-
假想防卫的构成规则及适用情况
91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防卫行为会构成犯罪?
493人看过
-
假想防卫案例:假想防卫的构成与量刑
414人看过
-
假想防卫的情况有哪些?
279人看过
-
防卫过当在哪些情况下成立
109人看过
-
假想防卫致人重伤怎么处罚以及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
176人看过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
正当防卫可以构成假想防卫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8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刑法》而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防卫过当在什么情况下成,怎么规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30成立防卫过当的情形是:防卫人在对不法侵害人做出反击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成立防卫过当。但是,对防卫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刑法里的正当防卫在什么时候构成犯罪,什么情况下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4正当辩护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者他人的个人、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权,制止非法侵权的,属于正当辩护。
-
什么情况下构成特别防卫,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16法律分析 符合以下情况的构成特别防卫:客观上存在着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是行使特别防卫权的前提条件;严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进行中,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时间条件;防卫行为只能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对象条件。
-
为什么假想防卫不构成故意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2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此,不能将假想防卫的故意与犯罪故意等同起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