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他人股权属于一种侵权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相关的受害人是可以追讨赔偿的,另外还可以向法院进行申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领别人工资不给会犯法吗
领别人工资不给是犯法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侵占罪相比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即侵占的犯罪对象的犯罪行为人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犯罪行为人对这个财产的占有是有合法来源的;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另外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会主动对侵占罪立案侦查,受害人只能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由法院对此立案调查并审判。
二、侵犯他人身体隐私权
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因此他人有不得散布的义务。散布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的,是违法侵权行为,应依法受到治安行政处罚。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名誉侵权诉讼,要求侵权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
三、夫妻间有隐私权吗
夫妻之间有隐私权。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项分支权利,是公民与生俱来的,天然的权利,并不因为夫妻关系的存续而有所偏废,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一、隐私权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一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2、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
3、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4、个人隐私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二、隐私权受到侵害公民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具体如下: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3、赔偿损失,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综上所述,夫妻之间有隐私权,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一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
侵占他人股权构成职务侵占罪
156人看过
-
侵占财产属于侵权主要指什么
401人看过
-
侵权他人财产如何确定,侵权他人财产权属于犯法吗
132人看过
-
离婚后对孩子侵害他人权益属于什么侵权行为
325人看过
-
私自用他人ppt属于侵权吗
142人看过
-
非法侵占他人房屋在侵权责任是什么
367人看过
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 更多>
-
-
公司股权侵占属于犯罪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21构成。对于公司股东之间或被委托人利用职务方便、非法占有公司股东所有权的行为,如果行为者主观认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利用职务方便,非法占有公司管理中的股东所有权的行为是职务侵占罪的论处。
-
侵占财产属于侵权主要指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9侵占财产属于侵权主要指各种以财产权益为侵害对象的侵权行为。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所谓侵占财产,是指行为人不法占有他人财产;所谓损毁财产,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并造成财产功能价值的降低。
-
侵占并且侵犯财产属不属于侵占所有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30侵犯所有权不一定算侵占。侵犯所有权包括盗窃、诈骗、敲诈勒索、抢劫、抢夺、侵占等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行为。而侵占指的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只是侵犯所有权的一种。
-
公司股东私自转让股权属于侵占股权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2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内部转让是免费的,不需要其他股东的同意。《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一半以上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