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标准:个人扰乱公共秩序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0:15:25 161 人看过

个人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立案标准是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此罪是行为犯,因此只有出现法定的犯罪行为就可以进行定罪处罚,也包括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因此对于此罪的处罚,应该根据上述的标准来处理。

一个人扰乱公共秩序罪判多久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最多判刑七年。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

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8: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扰乱公共治安秩序什么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什么是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主要是指: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都可以认定为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具有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特征,如果这种秩序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本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行为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目的一般是制造事端,给有关机关部门施加压力,以达到其无理或过分的要求。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
    2023-06-29
    448人看过
  • 哪些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危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历史文化遗产、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危害公共健康和社会风化一类的犯罪行为。(二)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利用91条分九节规定了9小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具体包括:1、扰乱公共秩序罪;2、妨害司法罪;3、妨害国(边)境管理罪;4、妨害文物管理罪;5、危害公共卫生罪;6、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8、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9、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一、什么情况判管制(1)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2)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2023-03-04
    241人看过
  • 公共秩序扰乱怎么办
    ,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警告,指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改正错误,保证不再重犯,警告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轻的处罚,主要针对初犯、偶犯、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人。3、罚款是公安机关勒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惩戒其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一般在1元以上、200元以下。4、但是对于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处15日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共处5000元以下罚款。5、对违反规定种植罂粟毒品原植物的,除铲除其所种毒品原植物外,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6、治安拘留在性质上不同于刑事拘留和民事拘留,治安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处罚标准有什么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
    2023-08-04
    140人看过
  • 自杀扰乱公共秩序吗
    一、自杀扰乱公共秩序吗如果某人自杀行为扰乱了社会,那就是犯罪。如果没造成死亡除了对其进行救治以外,还要看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情节轻重来进行处理。二、自杀应该算犯罪吗自杀不属于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没有相关对自杀者进行定罪的规定,所以不构成犯罪。但是,在实施自杀行为时,侵害到他人人身财产的权益,或者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该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在此情况下,如果自杀者实际死亡的,则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未死亡的,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行为人在公共场所采用爆炸式自杀的,就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如果实施爆炸后,行为人自己没有死亡的,就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最多判刑多久扰乱公共秩序不是具体罪名。该类犯罪中,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首要分子几乎没有判缓的可能。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
    2023-05-04
    456人看过
  • 怎样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一、中国刑法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立案?中国刑法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构成本罪,应予立案追诉。犯此罪,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扰乱单位秩序是法律如何界定的扰乱单位秩序是法律如何界定的法律对扰乱单位秩序的界定,是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事务无法进行。如果给上述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三、当人们与别人闹事构成哪些罪行个人恩怨到单位闹事有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
    2023-06-24
    338人看过
  • 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
    一、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特点本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2)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3)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4)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三、扰乱单位秩序行
    2023-06-01
    399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处罚案中的第三人
    行政处罚案件中,只要存在特定的被侵害者,无论哪一方提起行政诉讼,未起诉的另一方都应当作为第三人。如何判断存在被侵害者呢?一般认为,应以行政处罚决定所认定的违法行为侵害的客体作为标准。如果违法行为侵害的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如盗窃、诈骗、殴打等行为,被侵害者有明确的对象,此类案件中应当追加第三人,如遗漏追加第三人,即违反法定程序;如果违法行为侵害的是社会公共秩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则没有特定的被侵害者,该类案件中即没有第三人。应当说,上述标准是比较科学的,但并不全面,主要的问题在于: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并不一定是单一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中也可能有特定的被侵害者。依据法理,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指违法行为所侵犯的某种特定法益,由于违法行为的复杂性,有些违法行为所侵害的法益往
    2023-06-06
    381人看过
  •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哪些情形
    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正常进行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以暴力抗拒、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扰乱社会秩序,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的,立为重大案件。一、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如何追究责任?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立案标准一般人所说的扰乱公共秩序罪,其实是刑法中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和科研无法进行,他人公私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重的行为被叫作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想判定是否犯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2023-06-26
    356人看过
  •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立案标准?
    [刑法条文]第288条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和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占用频率,责令停止使用后拒绝停止使用,干扰无线电通信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公司犯前款罪的,对公司处以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前款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5、12法释[2000]12号第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擅自占用频率,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及港澳台的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同时构成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非法经营罪和扰乱无线电通信管理秩序罪的,依照严厉处罚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十条本解释所称经营去话业务金额,是指行为人违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行为人每分钟收取的用户使用费所得的数额。本解释所称电信资费损失金额,是指
    2023-08-08
    99人看过
  • 2024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判处标准是怎样的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判处标准是怎样的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者,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以上条款可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应包含两大条件。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由以上条款可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
    2024-03-26
    472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属于刑事吗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属于刑事责任范畴。行为人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承担刑事责任,并将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3、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情节严重的行
    2023-03-18
    303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可以假释吗?
    扰乱公共秩序罪允许假释,只要犯罪分子的刑罚已经执行了二分之一以上;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所服刑的执行机关就可以依法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修正案9》三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归根到底,这条罪才是制定来惩罚这些玩医闹的。只是与这个事件略有偏差:其一,现在还没到11.1,虽然
    2023-08-12
    91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是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特征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2、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3、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4、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中华人
    2023-07-31
    308人看过
  • 拉黑活算扰乱公共秩序罪吗
    运管所抓到黑车的处理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罚款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没有取得道路运输的经营许可证、行驶证、上岗证等证件的机动车辆即可被视为是非法营运的黑车,非法营运就是指扰乱客、货运市场秩序,并存在许多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的黑车。一、什么是非法营运非法营运是指没有依法取得营运权而实施了营运行为。即未按规定领取有关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和超越核定范围进行经营。如果没有金钱交易行为或不能查证有金钱交易行为不能算非法营运。二、非法营运危害1、偷逃国家税费,损害国家利益。2、影响城市形象和发展。为降低营运成本,“黑车”多为报废车,或改
    2023-03-01
    19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12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那么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河北航岳律师事务所史晗律师解析。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 1、哄闹、冲击法庭哄闹法庭主要是指在法庭上以喧哗、叫嚷、吹口哨、拉横幅等方式起哄捣乱,干扰庭审活动进行的行为。冲击法庭主要是指未被法庭允许,不听劝阻,强行闯入法庭,甚至冲上审判台;向法庭投掷石块、
    • 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6
      根据《刑法》规定,就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如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两者间相同点都是扰乱秩序
    • 扰乱公共秩序罪详细说明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具体定罪量刑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3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认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针对聚集众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刑法》规定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是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