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与民间借贷的区别在于:
1、贷款目的不同:民间借贷主要是生活原因或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借贷行为;非法集资是以非法形式进行的资本运作,旨在逃避法律和金融的有效监管;
2、贷款对象不同:民间借贷主要是一对一的借贷模式,行为指向特定对象。即使借款人向大多数人借款,每笔贷款都是独立存在的;非法集资的集资对象是指向大多数不特定的人。行为人或向社会非特定对象发布吸收存款的公告,或通过其他方式让社会非特定对象知道吸收存款的消息;
3、法律后果不同:民间借贷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违反民间借贷合同的,将承担民事责任;非法集资是违反我国公法的规定。轻者造成一定的行政责任,严重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民间借贷和高利贷有区别吗?
1、性质不同
民间借贷是属于互助性质的行为,通常属于私人之间的单独交往。虽然放贷者也从中牟取利益,但其利息一般不高,并且最多只能为银行利息的四倍,超出四倍的部分则不受法律的保护。而高利贷的放贷者则是以牟取暴利为其唯一的目的,放贷者把放贷当做一种商业行为,其行为发挥着银行的职能,通常利息奇高,而不只是略超出银行利息四倍。
2、规模不同
民间借贷的规模一般较小,其借贷对象一般只针对特定的个人和单位,并且放贷的次数较少。而高利贷则规模较大,通常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多次发放贷款。为了正确区分高利贷与民事法律规范中的民间借贷,有法律界人士对高利贷定义如下:个人或者非金融机构以牟利为目的,利用非银行借贷资金,通过约定的方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以远高于银行同期利率四倍(不包括四倍)的利率多次放贷给他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区别,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
106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与诈骗都有哪些区别
318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及区别
449人看过
-
识别非法集资与诈骗的方法
70人看过
-
集资诈骗犯罪案件与合法民间融资的区别是什么
84人看过
-
怎样区别诈骗?民间借贷纠纷?
21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区别民间非法集资的犯罪与诈骗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01集资诈骗罪也是诈骗罪的一种,既有一般诈骗罪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两者区别主要是: 1、两者的犯罪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诈骗罪的对象是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两者的客观行为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利,亦可以是购买
-
诈骗与民间集资的区别,利用贷款诈骗的行为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贷款诈骗与民间集资的区别1、如果已经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严重履约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果无法履约的原因形成于获得贷款以后,或者行为人对根本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贷款诈骗,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
-
集资诈骗罪与民间借贷有啥本质区别?现在被抓了。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1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而,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建议尽快委托一名律师了解案情,针对性维权。
-
欺诈借贷与诈骗诈骗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1民间借贷纠纷是指借款人与出借人达成书面或口头的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因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借贷双方之间因借贷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其借贷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调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模式一般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
-
民间借贷与刑事诈骗有哪些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6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