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指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在判决宣告前,全部放弃自己诉讼请求的行为。
撤诉是原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依法行使该项权利。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开庭审理的案件,原告在判决前,可以撤诉。但是原告撤诉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比如,甲非法将一块金锭卖给乙,乙取货后,未支付价款,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付款。甲起诉后,乙支付了价款,甲遂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对于甲撤诉的申请应当驳回,并应当依法判决没收金锭和价款。因甲与乙买卖金锭,违反了国家关于限制金银流通的法律规定。
原告的撤诉有两种情况:一是仅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没有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在一定条件下,原告还可以起诉,要求通过司法程序保护自己的实体权利。比如,在诉讼过程中,由于证据不足,人民法院无法查清案情,原告也无法胜诉,而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原告在短期内不可能提供,人民法院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取。为了避免案件久拖不决,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原告在撤诉后,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获取了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新的证据,就可以就同一诉讼请求向人民法院重新提起诉讼。另一种情况是处分诉讼权利的同时,也处分了自己的实体权利。此种撤诉,原告不得再起诉。比如甲诉乙要求支付合同的价款,在诉讼过程中,甲乙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甲免除了乙的债务,同时申请撤诉,甲在撤诉后,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起诉
-
案件显示审理是已开庭吗
246人看过
-
已经撤诉的案件能查询到吗
442人看过
-
已开庭审理了是否还可撤诉讼吗
245人看过
-
已经撤诉的案件算虚假诉讼吗
482人看过
-
撤销已经提起的公诉案件
227人看过
-
不开庭审理的案子要经合议庭吗
488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
哪些案件已经开庭结束一审终审?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5以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7、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
-
已经已经撤诉的行政案件能否重新起诉?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9关于撤销诉讼的行政诉讼案件再次起诉的关键取决于起诉的原因。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原告可以以不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起诉。但是,人民法院不会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
-
-
经济案件开庭审理后立案多久开庭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2一审审限: 普通程序6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简易程序3个月。无延长规定,如超过三个月,则转为普通程序,从立案之日起计算审限。 特别程序30日,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天。 二审审限: 对判决上诉。审理期限为3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对裁定的上诉。审理期限为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