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针对拐骗儿童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05:20:24 221 人看过

刑法对拐骗儿童罪,既遂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法院对拐骗儿童罪既遂如何裁判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拐骗,可能是直接对儿童实行,也可能是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实行。拐骗的手段是多种多样。比如,给儿童爱吃的食物、喜爱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带去玩耍等,骗取儿童的好感后将其拐走。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则往往是以献殷勤、假意帮助照看孩子、表示喜爱儿童等手段骗取信任后,寻找机会将儿童骗走或者将婴儿偷偷抱走。总之,使用各种手段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拐骗儿童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所谓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是指使儿童脱离与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处所。脱离监护人,则是指使儿童脱离依法对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负责监督和保护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9: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家庭关系相关文章
  • 针对拐卖儿童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拐卖儿童案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拐卖儿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拐卖妇女、儿童集团首要分子;2、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3、以出卖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手段绑架妇女、儿童的;4、以出卖为目的盗窃婴幼儿的;5、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6、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儿童案件的立案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2023-07-12
    194人看过
  • 处罚拐骗儿童罪的方法
    拐骗儿童罪是指以欺骗、引诱或其他方法,使未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行为人只要实施了拐骗行为,将未成年人带离家庭或监护人,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予追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从而使该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骗儿童罪的特征1.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所谓拐骗,即指使用欺骗,引诱等方法将儿童弄走,使之脱离家庭和监护
    2023-06-30
    39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拐骗儿童罪既遂如何处罚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谓拐骗,可能是直接对儿童实行,也可能是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实行。拐骗的手段是多种多样。比如,给儿童爱吃的食物、喜爱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带去玩耍等,骗取儿童的好感后将其拐走。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则往往是以献殷勤、假意帮助照看孩子、表示喜爱儿童等手段骗取信任后,寻找机会将儿童骗走或者将婴儿偷偷抱走。总之,使用各种手段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拐骗儿童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所谓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是指使儿童脱离与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处所。脱离监护人,则是指使儿童脱离依法对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负责监督和保护的人。一、拐骗儿童罪如何认定拐骗儿童罪的法益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与身体安全,而非监护权,故监护人可以成为本罪的共犯。(1)“拐骗”行为主要表现为蒙骗、利诱,将儿童偷走、抢走的行为也成立本罪。①
    2023-03-16
    299人看过
  • 拐骗儿童罪的既遂条件有哪些
    一、拐骗儿童罪的既遂条件有哪些凡是在行动中导致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无法受到家庭或法定监护人法律保护之情况,均可以被视作犯罪案件之既遂阶段。而拐骗儿童罪行则是指任何凭借哄骗、诱导甚至采用其他非法手段,致使满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原生家庭及法定监护人监护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拐骗儿童罪会判多长时间?拐卖儿童罪通常对被告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拐卖儿童罪主要指通过欺骗、引诱甚至其他手段,使得不满十四岁的男孩女孩脱离其家庭成员或法定监护人的掌控的非法行为。具体而言,这里所称的“监护人”,专指未成年人的亲属及其他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起监护职责,保障他们人身安全、财物所有权以及其他合理权益的人士。《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
    2024-07-09
    341人看过
  •  针对儿童拐卖的刑事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法律规定,拐卖儿童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拐卖儿童,会受到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的处罚。如果拐卖儿童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处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款或者没收财产。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儿童,或者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都会受到更严重的处罚,最高可被判处死刑,并没收财产。如果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受到重伤、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以下内容描述了拐卖儿童的法律责任:1.如果拐卖儿童,处罚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2.如果拐卖儿童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处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款或者没收财产。3.如果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儿童,处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款或者没收财产。4.如果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处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款或者没收财产。5.如果拐卖的儿童或者
    2023-10-02
    198人看过
  • 新刑法有何新的规定对拐骗儿童罪处罚如何
    新刑法对拐骗儿童罪的处罚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使该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就构成本罪。对于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对造成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忧虑成疾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依法从重处罚。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身权利中人身受买卖的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所谓拐骗,是指行为人以利诱、欺骗等非暴力手段使妇女、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并为自己所控制的行为。所谓绑架,是指以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将被害人劫离原地和把持控制被害人的行为。所谓收买,是指为了再转手出卖而从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手中买来被拐骗妇女、儿童的行为。所谓贩卖,是指行为人将买来的被拐的妇女、儿童再出卖给第二人的行为。接送、中转
    2023-06-22
    64人看过
  • 法院对拐骗儿童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法院对拐骗儿童罪既遂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对象要求,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人身权利中人身买卖的权利;2、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绑架、绑架、收购、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所谓拐骗,是指行为人利利诱、欺骗等非暴力手段使妇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为自己控制的行为;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有出卖的目的。二、拐卖人口如何判刑?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
    2023-03-28
    500人看过
  • 儿童拐骗罪的刑法规定
    犯拐骗儿童罪的判刑: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卖儿童罪的对象仅限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对象范围广,既可以是成年妇女,也可以是儿童。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收购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拐骗儿童罪与绑架罪两者也有相同之处,但后者是拐骗他人作为人质,用以向其家长、监护人、亲属等人勒索钱财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二者的性质与危害存在很大区别。拐骗儿童后产生出卖或勒赎目的,进而出卖儿童或者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儿童进行实力支配以勒索钱财的,应分别认定为拐卖儿童罪或绑架罪,与拐骗儿童罪实行并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
    2023-07-11
    229人看过
  • 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行政处罚规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通报批评;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5、行政拘留;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猥亵儿童罪对儿童的年龄界定我国法律规定猥亵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未满十四周岁的男孩和女孩。司法实践中,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而关于妇女年龄的界定,并无相关司法解释加以确定,因此在刑事司法领域,都将妇女的年龄扩大解释为已满十四周岁,司法实践中亦是如此。在猥亵儿童罪当中,犯罪对象不仅是女童,男童也是在犯罪对象的范畴之内的。只不过,很多人对儿童的年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是未满1
    2023-07-17
    293人看过
  • 刑法中如何规定拐骗儿童罪既遂量刑标准?
    一、刑法中如何规定拐骗儿童罪既遂量刑标准?刑法中如何规定拐骗儿童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情形。《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最新的信用卡诈骗罪立案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2024-01-21
    302人看过
  • 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儿童罪】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2-27
    216人看过
  •  儿童拐卖罪刑罚规定
    本文介绍了拐卖儿童的严重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同时,满足某些特定情形的人还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刑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拐卖儿童的行为将受到以下惩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奸淫被拐卖的妇女;-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拐 卖 儿 童
    2023-09-05
    431人看过
  • 儿童拐骗罪的法律处罚是什么
    一、儿童拐骗罪的法律处罚是什么儿童拐骗罪的法律处罚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儿童拐骗罪的犯罪特征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人格尊严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尊严密切相关的以精神性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被害儿童被拐骗后,处于行为人控制之下,处于被欺骗、任其摆布的境地,失去决定自己去向的身体自由权,行为人将被害儿童当作商品出卖,损害其做人的尊严。而且极易引起被害人家庭离散,有时甚至家破人亡,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拐卖儿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出卖的目的。只要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被拐妇女、儿童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拐卖儿童罪。即
    2023-04-17
    98人看过
  • 认定拐骗儿童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认定拐骗儿童罪既遂后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骗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是指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怎么认定拐骗儿童罪拐骗儿童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2、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3、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4、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27
    25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 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 更多>

    #家庭关系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拐骗儿童罪 怎么处罚拐骗儿童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05
      拐骗儿童罪是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所以说这里的犯罪对象就是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了男童和女童。而要是拐骗14周岁以上的女性,则可能就认定为拐骗妇女罪。
    • 拐骗儿童罪的法律解释规定拐卖儿童怎么处罚?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11
      拐骗儿童罪的法律解释规定拐卖儿童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任何人在生育孩子之后都是有养育权的,若是他人为了钱财而拐卖他人,此时孩子的父母是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的。司法机关在经过侦查之后,确定他人确实满足拐卖罪的要件,此时会表交给检察院来处理拐卖案件。
    • 拐骗儿童罪有哪些既遂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05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拐卖儿童罪的既遂标准。我国刑法理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出售被害人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准,已经出售的是犯罪既遂,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出售被害人的是犯罪未遂。另一种观点认为,犯罪分子已经拐卖、绑架、收购,或者出售、接送、中转被害人,实际控制被害人的,为既遂。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 拐骗儿童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拐骗儿童罪的相关处罚规定是怎么样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什么是拐骗儿童罪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拐骗儿童罪具有如下特征:1、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所谓拐骗,即指使用欺骗,引诱等方法将儿童弄走,使之脱离家庭和监护人。3、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犯罪的目的大
    • 法院对拐骗儿童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8
      人民法院对犯拐骗儿童罪既遂的人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