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诈骗罪有哪几种行为方式?
1、金融诈骗的方式包括利用票据诈骗、利用金融凭证诈骗、以及利用信用卡诈骗等。
金融诈骗犯罪主要有以下七种:
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
2、金融诈骗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个犯罪类别。
在金融领域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金等,或者进行非法集资诈骗、金融票据诈骗和信用证、信用卡诈骗,其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的总称。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二、如何正确认定金融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判断是否构成金融诈骗罪,首先看是否具有法定的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之一,其次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首先,看是否具有法定的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之一。
金融诈骗犯罪都是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除了贷款诈骗罪、集资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外,刑法列举的实施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外)、有价证券和保险诈骗犯罪的具体行为表现,是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重要依据。
2、其次,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这7种情形都以"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为前提条件,既不能仅根据这7种情形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不管是金融诈骗,还是其他类型的诈骗,受害者在意识到自己被骗之后,都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报案的时候必须要提交真实的证明自己确实被骗了的证据,若是无法提交相关证据,那么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并不会判处其承担刑事处罚。
-
金融凭证如何认定,金融凭证诈骗罪的行为方式
345人看过
-
金融诈骗罪的种类有哪些,金融诈骗罪怎么量刑
151人看过
-
涉及金融犯罪怎么判刑的,金融诈骗犯罪有哪几种
373人看过
-
有几种融资方式
171人看过
-
贷款诈骗的行为有哪几种
380人看过
-
如何来认定金融诈骗罪 哪些行为构成金融诈骗罪
133人看过
-
网络金融诈骗的行为行为主要分哪几种类型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哪几种, 哪几种情形属于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有哪几种情况,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受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等。一、哪几种情形的行为方式属于受贿罪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
-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实践中该用哪种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9合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这些情形;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
-
金融诈骗的构成主要有哪几种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041、客体是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为复杂客体,并且前者为主要客体 2、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而骗取公私财物,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和自然人均可以构成。但下列三种犯罪不能由单位构成: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 4、主观上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这也是本类罪区别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的
-
寻衅滋事罪的行为方式有哪几种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22寻衅滋事罪的表现形式如下: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