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事实的含义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3 09:15:52
377 人看过
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关犯罪的各种情况的总和,一般由刑事法律规范确定,犯罪事实在刑法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犯罪事实包括犯罪的基本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狭义的犯罪事实则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事实,它是影响定罪量刑的最重要的客观真实情况。
犯罪事实存在一切犯罪行为中。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实害犯和具体危险犯的含义
390人看过
-
寻衅滋事的真实含义
87人看过
-
犯罪的定义(含义)和特征是怎样的
268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含义是什么?
179人看过
-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含义
107人看过
-
毒品犯罪侦查的含义
44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
犯罪中止的含义: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准备、实行和完成犯罪的不同含义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23根据《刑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属于犯罪预备。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而非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例如,某人准备好了凶器,但最终没有实行犯罪,或者某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某些意外原因未能得逞。 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
-
怎么解释刑事犯罪的含义?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7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行为是所禁止的行为。犯罪具有危害性,但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仅包括各种违法行为,而且包括违反社会道德、破坏纪律的行为。只有一种行为的社会危害达到一定程度,需要采用刑罚手段予以制裁时,刑法才规定为犯罪。对于其他违法、违反道德或破坏纪律的行为,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可以通过其他法律或社会行为规范予以调整、处理,这些行为就不属于犯罪行为。比如说,吸毒
-
事实婚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61、事实婚姻是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广义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 2、狭义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