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前训练是为了确保役前训练合格的人员具有“双合格”条件,需要经过政审和体检才能进入部队。在役前训练期间,他们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军队生活。从这些年组织役前训练来看,通常组织7-10天。
役前训练结束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当兵。役前训练是为了确保役前训练合格的人员具有“双合格”条件,他们需要经过政审和体检,才能进入部队。在役前训练期间,他们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军队生活。从这些年组织役前训练来看,通常组织7-10天。
役前训练结束后,如何进入军队?
根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役前训练结束后,士兵需要参加体检,通过体检后才能正式进入军队。在役前训练期间,士兵不得提前退役或者退出军队。役前训练的目的是让士兵适应军队的生活和工作,提高其军事素质和战斗力。通过役前训练,士兵能够更好地了解军队的组织、纪律、精神和文化,增强其忠诚度和使命感。在役前训练结束后,士兵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合格。只有通过体检并且符合军队要求的士兵,才能够正式进入军队,开始履行其军人职责。
役前训练结束后,士兵并不一定要去当兵,但役前训练是确保士兵具有“双合格”条件的重要途径。在役前训练期间,士兵将接受一次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军队生活。士兵在役前训练期间不得提前退役或退出军队。役前训练的目的是让士兵适应军队的生活和工作,提高其军事素质和战斗力。役前训练结束后,士兵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合格,才能正式进入军队,开始履行其军人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十条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研究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六周岁。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年满十七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服现役。
第二十一条经初次兵役登记并初步审查符合征集条件的公民,称应征公民。
在征集期间,应征公民应当按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征集工作机构的通知,按时参加体格检查等征集活动。
应征公民符合服现役条件,并经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征集工作机构批准的,被征集服现役。
-
参加兵役预征是不是必须当兵
185人看过
-
役前训练是否放弃,将影响士兵参军资格?
182人看过
-
未参加高考能否参加征兵选拔?
363人看过
-
当兵训练几年
433人看过
-
退役士兵如何参加社保?
249人看过
-
不网上征兵怎么当兵
155人看过
-
-
民兵拒绝参加征兵是什么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2依照本条例规定,公民应当参加民兵组织而拒绝参加的,民兵拒绝、逃避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经教育不改的,由人民武装部门提请民兵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提请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并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民兵拒绝、逃避参军、参战、支前、维护社会治安等重大任务,或者在执行任务中因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社区民兵有资格当兵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8社区民兵主要民兵为主。我国《兵役法》第三十七条规定,18-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应征服现役外,应当纳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兵役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退出现役的28岁以下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根据需要,吸收女性公民参加基干民兵。在沿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有特殊情
-
退役士兵如何参加社保?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8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要参加社会保险或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退役士兵,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退役证明到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主管部门登记军龄,提出申请。安置地退伍军人事务主管部门分别向安置地(或参保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及相关征收机构提供相关认定信息和证明材料,办理参保和补缴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