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的五大常见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9:20:02 109 人看过

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生活中,商业秘密对于一个用人单位而言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一些掌握了商业秘密的人员签署保守商业秘密协议,防止他们将商业秘密泄露出去;或者与该类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防止他们去相关竞争企业去工作。

问题一:任何员工都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吗?

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在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需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则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竞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这就将竞业限制的主体限定在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范围内。主要是因为竞业限制制度产生的缘由就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的择业权来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若不分掌握商业秘密或不掌握商业秘密,要求劳动者一概适用竞业限制制度,则有悖于该项制度最初设立之目的。

因此,并非任何员工都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仅仅是那些掌握了单位商业秘密的员工才可能成为竞业限制的主体。而用人单位则要承担证明该员工掌握了本单位商业秘密的责任。

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针对以下几类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1、高层管理者;

2、技术研发人员;

3、高级营销人员;

4、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财务管理人员、法务管理人员。

问题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是否有最低标准?

对于竞业补偿金的最低数额标准,我国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不过各地都有地方关于此标准的规定。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约定补偿费少于上述标准或者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计算。《浙江省技术秘密保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标准由权利人与相关人员协商确定。没有确定的,年度补偿费按合同终止前最后一个年度该相关人员从权利人处所获得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二计算。

至于上海,则是规定有约定从约定,《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上海的司法实践中甚至还出现约定每个月支付50元竞业限制补偿金被法院支持的判例。

在上海地区,如果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约定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至50%支付。

问题三:常说的保密费和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同一个概念吗?

保密费和竞业限制补偿金并非一个概念。

保密费是用人单位对承担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给予的相应津贴,而竞业限制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不去竞争性单位任职或自营竞争性企业而给予的补偿。

保密义务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因此保密费可发可不发;竞业限制义务是约定义务,是对劳动者离职后一定时间内择业权的限制,因此,竞业补偿金必须按约定发放。

问题四:竞业限制违约金是否有最高限额?

《劳动合同法》仅就违反服务期的违约金有最高限额限定,规定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于竞业限制违约金数额则没有做任何限定。实践中一般处理原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约定的从约定。

但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违约金数额明显过高,例如明显高于劳动者的年收入,劳动者请求降低违约金数额的,基于公平和衡平的法律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会依据自由裁量权对违约金的数额作相应的调整,使之更加公平、合理。

问题五: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义务,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则是一种权利,也就是说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后,用人单位有权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但是这种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以不再要求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义务。

目前,根据上海的司法实践,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间,用人单位放弃对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按照该规定,只要用人单位提前一个月通知了劳动者,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义务也就可以解除,用人单位不必再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劳动者也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业限制相关文章
  • 五种常见的竞买心理
    1、买便宜货心理。这种心态在罚没、追缴、清仓物资的拍卖中比较多见。持这种心态的人需求欲望不强,竞买时应价不积极,即使叫价,加价幅度也小。如果这种心态的竞买人多了,成交价往往上不去。2、相机行事心理。这种人有需求,但不强烈,遇有合适的价格就举牌,到了一定的价位不再叫价。拍卖场中,持这种心理的人较多。3、志在必得心理。对某种拍品有强烈的需求欲望,不考虑价格的高低。持这种心理的人,往往竞价积极,出价较高。4、一争高低心理。拍卖场上的竞价是一场胆识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一场心理上的激烈搏斗。好胜心强的人喜在这种场合比高低、显威风。特别是当竞争对手只剩一人,或一男一女时,两人互不相让,竞相加价,企图压倒对方,最终导致成交价大大高于市价。5、寻求轰动心理。拍卖是公开进行的,往往能产生轰动效应,一些生意场上的佼佼者,或是出于某种目的,也会来到拍卖场上叫出天价,供以做广告,提高知名度。持这种心理的人,在吉
    2023-06-08
    262人看过
  • 竞业限制小常识
    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
    2023-06-09
    142人看过
  • 竞业限制超出二年的效力问题
    应当认定该条款中超出2年期限的部分无效。主要理由在于:首先,竞业限制义务对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和生存权会产生影响,而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和生存权在法益体系中至少不比合同自由低。其次,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缔约谈判的能力并不均衡,尤其是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更是如此。再次,如果不认定超出2年期限部分的竞业限制条款无效,就难以通过其他手段达到劳动合同法所追求的将竞业限制期限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立法目的。最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关乎劳动者的生存权,因此应当视为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超过这一强制性的期限规定,当然无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超过2年期限的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自然应予支撸,此时已无必要以该约定违反强制性规定为理由认定其无效,而应通过其他手段制裁此种违反强制性规范的行为。一、竞业限制条
    2023-03-15
    230人看过
  • 竞业限制条款中的违约金问题
    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应当合理,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则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请求调整违约金数额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予支持。一、签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办员工在违约时有什么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什么情况下劳动者才需要支付违约金只有以下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
    2023-03-29
    71人看过
  • 常见的几大合同纠纷问题
    合同纠纷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划分:(一)无效合同纠纷和有效合同纠纷(二)口头合同纠纷和书面合同纠纷(三)国内合同纠纷和涉外合同纠纷(四)有名合同纠纷和无名合同纠纷(五)标准合同纠纷和非标准合同纠纷一、发生合同纠纷怎么办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多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二)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三)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四)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
    2023-03-03
    179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条款常见的情况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约定“保密协议”,而没有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以“保密协议”替代“竞业限制条款”。“保密协议”有效,但是不发生竞业限制的法律效力,劳动者不需要履行竞业限制的义务。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其中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该项约定无效,劳动者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该项约定由于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应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而无效。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中,有企业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的约定。但是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经济补偿的约定。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经济补偿过低或者违约金过高。律师认为,不能单纯的认为经济补偿过低或者违约金过高就会直接导致约定无效。原则上该约定是有效的,如果当事人对此有异议,应当协议或者诉讼变更约
    2023-03-26
    103人看过
  • 怎样理解竞业限制的主体问题
    一、竞业限制的权利主体必要条件具有商业秘密是否是用人单位作为竞业限制权利主体的必要条件?对此问题,瑞士民法和德国商法均予以肯定,但瑞士债法上称为雇主“存在值得保护的利益”,德国商法上则称为雇主拥有“营业上的正当利益”。从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表述来看,用人单位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将具有商业秘密作为用人单位受到竞业限制保护的前提。用人单位只有在自己有值得保护的商业秘密存在时,才可要求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没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即使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也应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较为合理。理由在于:竞业限制形式上是对劳动者自由择业的限制,其实质上是防止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不正当的使用,从而侵害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可保护的利益这个前提的存在,竞业限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二、竞业限制的义务主体1、对于竞业限制的义务主体范围,理论界主要有“知悉说”、
    2023-03-30
    376人看过
  • 职业顾问提醒毕业生五大常见的求职陷阱
    2006届毕业生的求职大战已经开始,求职陷阱也随之而来。昨天,省人才市场的职业顾问曝光了目前常见的五大求职陷阱,并教你如何应对。陷阱一:不通过正规渠道招聘2006届毕业生小张在人才招聘会上找工作时,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她面前,说他们单位正在招聘一批业务经理,请小张有空到他们单位去看一下,留给小张一份岗位要求及联系电话,同时主动要小张将简历及联系电话给他。职业顾问点评: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会派专人通过各类正规渠道招聘。像小张遇到的招聘单位就需引起毕业生注意和警惕,不要毫无防备地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这样的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其内部管理很可能存在问题,甚至还存在欺骗毕业生的可能。陷阱二:说工资很高但要先收费2005届毕业生小李通过网上求职发现一家公司要招人,与公司面谈后,人事主管当即决定录用小李,并承诺了相当高的月薪待遇,但要
    2023-06-10
    256人看过
  • 赠与合同十大常见问题
    1、口头赠与合同真的有效力吗?赠与合同是需要公证的,没有公证的赠与合同需要当事人有实际的所有权转移行为才能使合同生效。但是社会捐助,公益捐助虽然可以口头赠与,但是它们可是有特殊金刚罩的特种赠与哦。只要当事人进行口头承诺就生效哦,这是为了保护公益事业的原因。2、赠与的东西还能要回来吗?可以撤销的合同:1.赠与财产在转移所有权之前是可以撤销的。2.严重侵害了赠送人和近亲属的利益。3.抚养义务没有履行的。4.赠与附加的义务没履行撤销权的期限是知道撤销理由后的一年内。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不适合前面那几项。3、为了得到赠送,而与对赠与人进行伤害,该怎么办?因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的继承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继承人和代理人撤销的期限是6个月内。4、赠与的东西有瑕疵,这个责任谁负?赠与人负责的情况:1.赠与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财产损失
    2023-04-05
    53人看过
  •  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竞业限制问题
    劳动者在职期间需要遵守竞业限制义务,主要来源于公司法及劳动法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禁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以及要求劳动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这些义务是法定义务,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竞业限制制度有所不同,无需约定竞业限制主体、范围及违约责任等。在劳动者在职期间,他们需要遵守竞业限制义务,这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中关于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竞业禁止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中关于劳动者应遵守职业道德的规定。显然,在职期间的竞业限制义务为法定义务,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的竞业限制制度,其无须约定竞业限制主体、范围及违约责任等。竞业限制制度竞业限制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等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后,不得在同类行业从事与用人单位业务相同或者有竞争关系的业
    2023-11-09
    254人看过
  • 如何平衡竞业限制中的平衡问题
    应准确择业自由与正当竞争的利益平衡。离职竞业限制以约束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来保护用人单位的无形资产与竞争优势,进而以构建与维系市场经济的正当竞争秩序。但择业自由属于劳动权之范畴,该权利为人之基本权利,对其的约束应严格适用比例原则,通过对法益的审慎衡量来调和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冲突。因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条对离职竞业限制适用的对象、期限、范围等均作了限制性规定,如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范围限于前述人员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
    2023-06-14
    307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问题总结
    一、专题界定:竞业限制又称竞业禁止,它是指公司的职员(尤其是高级职员)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性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和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在本专题中,我们将介绍有关竞业限制的法律法规、竞业限制合同的签署和约定、以往的案例,以及解答HR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二、名词解释:商业机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权利人,是指依法对商业秘密享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
    2023-03-27
    220人看过
  • 竞业限制纠纷若干问题解析
    人才是现代经济的生产力要素,人才流动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和市场经济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司法实践均表明,员工跳槽行为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主要渠道,人才流动中导致的商业秘密侵权现象十分突出。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人才流动也伴随着一股危害市场竞争秩序的暗流。部分跳槽者将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作为重新择业的筹码。有的单位信奉买技术不如偷技术,偷技术不如挖人才,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从而助长了带着原单位商业秘密跳槽之风。一方面,劳动者享有劳动权,择业自由权,跳槽并从事自己最熟悉和最擅长的与原单位相同的工作是其行使劳动权和择业权的体现,也是其维持本人乃至家人生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商业秘密权利人通过诚实经营和艰苦创业形成的技术秘密和经营信息又不可避免地要让其员工知悉,具有财产权性质的商业秘密权也应依法受到有效保护,而员工尤其是高级员工跳槽并继续从事与原单位相同或类似的业务
    2023-06-07
    277人看过
  • 大连etc电子标签常见问题
    1、问:如果我的电子标签或卡坏了你们承诺的服务时间是多长答:请您尽快到我们的闽通卡客服中心,我们会即时为您提供服务。2、问:我在当地安装电子标签,如果去省内别的地方使用时坏了,可以到就近的闽通卡服务网点维护吗答:我公司的闽通卡服务网点是全省联网的,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能使用的情况,您可以到就近的闽通卡客服中心维护。3、问:电子标签有什么用途答:把电子标签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配合闽通卡使用,可以实现不停车自动缴纳通行费。4、问:电子标签可否单独使用是否一定要配合卡片使用答:不能单独使用,需要配合闽通卡使用。5、问:电子标签如何保养答:电子标签在使用中应注意防潮,禁止非专业人士拆卸,严禁存放在高温、强磁的环境中,禁止强力敲打,挤压。6、问:电子标签可否自行拆卸修理答:电子标签内有防拆卸功能,如果自行拆卸电子标签,将导致电子标签上有关车辆参数丢失,从而无法正常使用。7、问:电子标签不慎脱落怎么办
    2023-05-10
    15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竞业限制
    相关咨询
    • 竞业禁止有什么常见问题,竞业禁止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生活中,商业秘密对于一个用人单位而言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一些掌握了商业秘密的人员签署保守商业秘密协议,防止他们将商业秘密泄露出去;或者与该类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那么竞业禁止有什么常见问题,竞业禁止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 企业竞业限制主体问题
      广东在线咨询 2021-03-23
      由于立法对竞业限制的主体问题没有规定,可能出现竞业限制的主体范围过宽的现象。从而导致用人单位不论员工从事何种岗位、是何种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触到商业秘密,均一律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那么这种做法就明显不妥。这使得用人单位对其利益不会造成威胁和损害的人员也给予了竞业限制,既损害了他们的劳动权利,支付了不必要的经济补偿,增加企业的成本。 为避免这种状况,如果劳动者是一般员工,在工作中不可能也不会接触到企业的
    • 劳动合同里,竞业禁止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4
      竞业限制是我国法律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由企业与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自营或者到与本企业生产或经营相同或类似业务的有竞争功能关系的用人单位工作的一项义务。那么劳动合同里,竞业禁止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 关于无效的竞业限制合同问题
      新疆在线咨询 2021-03-23
      1、曲解竞业限制制度的原意,践踏员工就业权 竞业限制制度的立法本意是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规定企业可以对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设立竞业限制。企业不得过度限制影响劳动者就业权利。 2、不付竞业限制补偿,违反《劳动合同法》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二年)内按月给予劳
    • 禁止竞业限制的劳动合同问题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
      竞业禁止劳动合同的条款如下: 1、在职期间不得到竞争企业兼职或任职。 2、离职后在一定期限或特定区域内不得开展与原单位竞争的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公司。 3、在职期间不得自行组织公司与原单位竞争。 4、对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给予经济补偿的数量和方式。 5、离职前不得抢夺原单位客户。 6、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时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