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造成的损失如何获得全面的赔偿
肇事逃逸造成的损失获得全面的赔偿的方式是由交强险或者商业险垫付抢救费用,没有购买保险的,由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垫付后可以向责任人追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赔偿顺序】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二、交通肇事逃逸扣车扣多久
交通肇事逃逸扣车扣5天,需要鉴定的有可能是20天,最长不超过60天。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四十四条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对驾驶人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三、如何认定肇事逃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四条 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者丧失代管能力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n 财产代管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n 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后的财产代管人有权请求原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
肇事逃逸后,如何赔偿2000元损失?
423人看过
-
商业险能否赔偿交通肇事逃逸造成的损失
168人看过
-
肇事逃逸造成损失坐牢后是否会赔偿?
52人看过
-
受害人家属可获得的肇事逃逸赔偿
301人看过
-
2024年肇事逃逸会获得的赔偿有什么
424人看过
-
逃逸肇事撞狗,应该如何赔偿狗主人的损失?
399人看过
-
肇事逃逸造成损失的坐牢后是否能够得到赔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1-09-28交通肇事被判处刑罚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自然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也是对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破坏,因此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是两个法律领域的问题,相互不能替代和免除。 但是,交通肇事以后是否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将作为刑事悔罪的重要表现和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重要情节。因此,交通肇事以后,当事人应当积极赔偿死伤者及其家属的经济损失,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尽量获得死伤者及其家属的谅解,
-
如何更合理地索赔肇事逃逸所造成的损失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10为了证实失责方的肇事逃逸行为,需要尽可能搜集与此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事发现场的照片或录像、对方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辆种类及车身颜色、事故发生的确切日期和具体地点等等。这种全面而详实的证据链将有助于在要求赔偿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更有力地证实肇事者的罪行。 如果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详细陈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尽量提供所有可能知道的细节给警方,并领取一份正式的报案记录。这份记录
-
交通肇事逃逸,造成车辆损失的赔偿标准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1-06-18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损失的处罚标准是3年以上到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
-
肇事逃逸取得的赔偿成本金如何计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0交通肇事逃逸罪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
对方能否获得拦截肇事逃逸车辆导致的车辆损失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的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未构成犯罪但涉及逃逸行为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给予罚款和拘留的处罚,并可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涉及逃逸行为且未构成犯罪的人,公安机关可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不得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