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近日向辖内银行下发通知,要求在沪各中资银行于每月5日上报上月单户新增1000万元(含)以上不良贷款信息和上月单户新增1000万元(含)以上逾期贷款信息。
上海银监局在这份名为《关于报送新增大额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情况的通知》中表示,为进一步做好辖内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风险状况,指导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将加强对新增不良贷款及逾期贷款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根据《通知》,自2014年10月起,在沪各中资银行每月5月(遇节假日顺延)将上月单户新增1000万元(含)以上不良贷款信息表和上月单户新增1000万元(含)以上逾期贷款信息表填制完成后,报送至上海银监局相关监管处室。
据大智慧(5.98,0.00,0.00%)通讯社报道,在上海银监局下发的两份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表格中,对企业信息要求详尽,如企业注册地、实缴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主要业务品种、主要担保方式、是否集团关联企业等。
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414.2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8%。另据不完全统计,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核销不良贷款709.93亿,其中多家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日前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刊发署名文章称,随着更多不良贷款的暴露,商业银行也应当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工作,尽量避免高拨备与高不良贷款并存,账销案存,轻装前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第一次隔空喊话,7月中旬,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先后表示,银行业要加快不良贷款核销的进程,加大不良核销的力度。
-
上海银监局今提六条信用卡监管7银行被罚240万
151人看过
-
银监会强化反洗钱监管
71人看过
-
文化局是否监管ktv
95人看过
-
宁波海事局实行动态监管网格化管理
85人看过
-
银监会新规加强不良贷款管理
255人看过
-
海口海关优化监管服务
349人看过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条件按时足额地偿还银行贷款,而未到期的贷款为关注类贷款。 对于不良贷款,银行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追偿,如诉诸法律等。如果贷款仍无法追偿,银行可能会对不良贷款进行核销处理,并可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需要... 更多>
-
银监不良债权转让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9对于银监不良债权转让规定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一般是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拍卖、招标等方式向其他企业、个人处置不良金融资产时,与其他企业、个人所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与一般债权转让相比较,不良债权转让涉及的政策性强,转让标的是评估为不良债权的金融债权,转让对价一般为低价打折转让,受让企业或个人主张债权时,债务人往往会以该债权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由抗辩转让合同无效。对其效力的认
-
银保监局归哪个部门管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7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和管理。 国务院下设7个主要机构组织: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同时,中央纪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组,以及银保监会下属机构的各机纪检监察部门,都会对银保监会进行监管。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信访受理,线索处置,执纪审查和监督管理。 驻中国银监会纪检组立足银行业监管工作实际,积极构建廉洁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
-
2022年银监局管非法集资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20国务院根据相关规定,将有关认定、查处、取缔非法集资部门进行了职责分工: 1、银监会负责非法集资的认定、查处和取缔及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2、人民银行、公安部、工商总局、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及非法集资行为发生地的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银监会开展有关工作。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由银监会负责认定、查处、取缔;涉及证券期货、保险机构的,由银监会会同证监会、保监会以及有关部门认定、查处、取缔;涉及工商企业的,
-
医药监局如何处理药品不良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6药品生产企业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在7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应当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相关药品,并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监督管理银监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071、第三十一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开展私募基金业务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和检查,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采取有关措施。 2、第三十二条中国证监会将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信息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