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信息怎样发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6:01:27 310 人看过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3.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毗邻的以及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7.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8.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2: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隐瞒传染病疫情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隐瞒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我国刑法对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立案规定?我国刑法对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立案规定为: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3、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4、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及其职务要求的传染病防治职责,或者敷衍塞责,草率应对,极其不负责任。应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
    2023-06-28
    442人看过
  • 故意传染疫情什么罪
    法律综合知识
    一、故意传染疫情什么罪故意传染疫情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行为有哪些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行为包括: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2.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4.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5.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1.保护的法益不同前者
    2023-05-01
    220人看过
  • 传染病发生时的自救
    ▲当传染病发生时,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控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过传染病的用品及居室要严格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应该做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平时加强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提高免疫水平;○搞好食品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搞好耕畜、家禽的防病治病工作,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2023-04-24
    393人看过
  • 从事传染病津贴是怎样
    一、从事传染病津贴是怎样1、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可以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并且获得补助金,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为:直接接触病例的每人每天300元,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人每天200元。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3、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人社部规〔2016〕4号)的规定,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二、医护人员的额外补助津贴1、提高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在疫情防控期间,援鄂医疗队一线医务人
    2023-04-25
    342人看过
  • 传染病传染他人什么罪怎么判
    一、传染病传染他人什么罪怎么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明知自己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故意传染给他人的,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依据犯罪情节判刑。二、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
    2023-06-17
    454人看过
  • 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何判刑
    行为人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会因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而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何判刑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
    2022-07-18
    366人看过
  •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三条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第二十八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第三十七条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
    2023-06-01
    448人看过
  • 如何检疫传染病,有何规定?
    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除采取必要措施外,必须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用最快的方法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邮电部门对疫情报告应当优先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之间的传染病疫情通报,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接受入境检疫的交通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卫生处理:(一)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二)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三)发现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啮齿动物或者病媒昆虫的。如果外国交通工具的负责人拒绝接受卫生处理,除有特殊情况外,准许该交通工具在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
    2023-05-07
    431人看过
  • 编造虚假疫情信息传播应该怎么样处罚
    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4-15
    492人看过
  • 发生传染病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方法由国务院规定。一、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减刑期多少年?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是指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判刑标准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有关人员违反检疫规定而引起了疫情的,是可以按照上述标准处罚的,单位犯罪的,可以对单位的主管人员按照上述标准来进行处罚。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50条的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五)其
    2023-04-07
    431人看过
  • 法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减免房租的规定?
    我国没有强制规定,政府在疫情期间需要减免房租,具体依据地方政策及出租人个人意愿确定。部分省市承租市属及以下国有经营用房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可以减免一个月;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私人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但不作强制性规定要求。一、拖欠租金不给怎么办在实际生活中,造成承租人拖欠房租的原因有多种,出租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1、对于由于承租人生活困难,一时无力支付房租的情况,出租人应根据所欠房租的数额,在保证自己的出租收入的前提下,查明拖欠房租的具体原因,尽量照顾承租人的实际困难,协助承租人制定并落实还欠计划,允许承租人将积欠的房租分期返还。2、由于出租房屋的租金确实过高,而致使承租人无法按时交纳的,可经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认定,合理调整租金,按调整后的租金要求承租人交付。3、在租赁期限内承租人意外死亡,承担人所欠交的房租可从其遗产中予以扣除。如果承租人的遗产已被继承,则应由
    2023-02-17
    466人看过
  • 隐瞒病情传染他人法律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2023-06-12
    460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法:隐瞒谎报疫情可构成犯罪
    传染病防治法中对疫情报告有明确规定,尤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疫情报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责任明确,法律无情。传染病防治法对违法行为明确了法律责任: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3-06-06
    293人看过
  •  传染病的毒种扩散情况
    根据我国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若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导致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且后果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后果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若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导致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且后果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后果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传 染 病 菌 种 、 毒 种 扩 散 罪 的 情 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10-07
    377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发生传染病病毒疫情诈骗的怎么判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碍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期间,以开发、生产、销售突发传染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隐瞒传染病疫情应怎样治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 (二)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
    • 严重传染病疫情不发工资怎么办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1
      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
    • 怎么样能预防传染病隐瞒疫情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 (二)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
    • 隐瞒传染病疫情怎么处罚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9-2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