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少年犯罪和不良心理的成因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34:25 123 人看过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犯罪现象,我们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而在我们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到底应该怎样更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首先,还应该在法律保障的提前下,在充分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及其危害。其次还要以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去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才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重要主线。

一、青少年的不良心理是违法犯罪根源所在

在犯罪心理学中,个人心理、社会环境和个人行为活动是青少年犯罪的三大根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所在,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实质上就是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积极着眼于整个社会,再加以预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未成年人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态的人际关系,追求过高的物质需求,近乎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偏执倾向,精神空虚,愤世嫉俗,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现象又决定了这些青少年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果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犯罪事实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和外化,未成年人犯罪其实并不是偶然的,哪怕是激情型犯罪也不例外。

二、青少年最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

1、家庭结构的残缺是导致青少你心理质变的原因之一

一个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是最容易产生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的。这些青少年在结构不完整或畸形的家庭中成长,其生活心理压力过于沉重,很容易对家庭易产生离心力,极易受坏人引诱而误入岐途。例如在河南南阳的12岁女孩张小红因年幼时被亲生父母送人,随后被养父母含辛茹苦地收养,养父母待她很好,她自己也很活泼可爱,而随着养母的病逝,养父再娶后,张小红便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总认为自己在这个家庭里是多余的一个。慢慢地她开始不服管教,常常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并交往了一些不良朋友,由于生活所迫,最终导致盗窃犯罪,而她自己却不以为然。

2、青少年心理非常容易脆弱、偏执,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结构健全但教育方法不当,同样可以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这一普遍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比如过分地溺爱子女,使孩子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过分溺爱,百弊而无一利。有些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从而造成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样的青少年一旦犯罪,暴力性犯罪就是其主要犯罪类型。

3、在青少年中存在的盲目好奇、消极心理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未成年人是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这是一个危险的群体,他们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很不成熟的特点,由于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神秘感,便有了很强烈的求知欲,在认识上自然也存在好奇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引导不当,同样也会造成违法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因为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在好奇心驱使下,便去寻求刺激,再加之自控力差,进而进行模仿。因好奇而模仿武侠小说、碟片中的暴力情节、色情行为而违法犯罪的不计其数。目前,在各国吸毒低龄化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青少年盲目好奇、消极模仿心理是分不开的。

4、青少年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极差,很容产生从众心理

青少年一旦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由于没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从而就采取从众行为来获得安全感,这是所有人的一种自然向往,也是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同样也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些未成年人纠合性犯罪的特点足以说明这一点。实质上,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未成年人结伙犯罪的影响很大,连续作案又多,危害极广,而成员之间的共同心理是:偷大家一起偷,要打大家一起打,你吸我也吸。从众心理的产生还加剧了团伙犯罪,其社会性危害非常严重。

5、青少年的强烈自尊心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是人之天敌,而羡慕嫉妒恨就是横亘在青少年面前的一把利剑。每个自然人都会有一点嫉妒心理,但是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不加控制的嫉妒心理就像脱僵的野马,必然会带来严重社会危害。在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中,由于嫉妒而杀人或故意伤人的案例占了一定的比重。郑州市的张某(男,21岁),因开饭店不景气,看眼着隔壁家的餐馆生意红火,便产生嫉妒心理,而后实施犯罪,连续三次用炸药爆炸了两家餐馆,当第三次伺机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当问其作案动机时,张某竟然回答说:我看到别人家的生意比我好,我就非常气愤,就想去炸掉这些人。由此可见,嫉妒心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6、青少年由于涉世未深,在生活交际中容易产生反社会心和报仇心理

由于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尚未定型,这个时期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反社会心和报仇心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很容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以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他们更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容易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相关的怀疑,对社会严重不满,甚至出现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书本教育、教师的教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无所适从。未成年人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4: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四大心理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
    尽管现在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非常大,但是少年犯一直还是个令所有人头疼的问题。多数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这些孩子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忍让,却很少关心体谅别人。具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报复心理,故意伤害他人。唯我独尊引发犯罪据法官介绍,多数独生子女罪犯原来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处于服从地位,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他人的利益。而且,这些人不看重名誉,而崇尚金钱和高消费。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已成为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脆弱误入歧途独生子女习惯于被别人围着、护着、捧着,从未尝过逆境的滋味,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甚至不能应付一些较小的挫折
    2023-04-22
    206人看过
  • 浅析渎职犯罪的心理诱因及防范
    渎职犯罪,被称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揣腰包”的犯罪,其本质是权力与责任脱节,导致权力的失用或滥用。渎职的行为和结果,严重违背了公务员职责的公正性、廉洁性和勤勉性,妨害了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渎职罪属于结果型犯罪,一旦成立,往往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因此,对渎职行为的事后查处固然必要,但沉重的代价要求我们必须把眼光前移:预防为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犯罪。本文拟从分析渎职犯罪的心理诱因入手,探讨对渎职犯罪的预防对策。一、渎职犯罪的心理诱因诱发渎职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畸形心态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总体看,渎职犯罪的心理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人一等的特权心理。中国历史上流行的官本位意识,至今仍在一部分领导中大有市场。他们以官为重、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一旦当了官、有了权,就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目空一切。在他们心里和眼里,少了责任
    2023-06-11
    358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贫困正在成为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重要因素
    从近年来的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仅以某县法院为例,去年就为9起因请不起辩护人的盗窃案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所审结的盗窃案件中,92%以上的被告人家庭都非常的贫困;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完全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这类犯罪一般情况下改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常说仓禀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廉耻。当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的时候,不要说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往往会不择手段。财产型青少年犯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主体以农村青少年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挤身在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铤而走险,甚至以身试
    2023-06-11
    112人看过
  • 从四个方面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家庭预防在家庭教育中,凡是家长对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抓得好、抓得及时的,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反之,孩子就可能出现问题,有的会违纪违法,有的甚至会犯罪。根据曾对青少年犯罪案件进行的分析,发现大多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应当承担起首要责任,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夯实婚姻基础,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2、倡导家庭美德,加强理解和宽容,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维持家庭稳定;3、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青少年素质;4、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提高家庭文化品位,加强家庭成员间的亲和力;5、保护青少年,防止其受到不良少年的污染。(二)学校预防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未成年人的机构,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工作,来实现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1、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应从单一行政式管理模式向学校引导下的学生自治式
    2023-04-25
    485人看过
  • 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
    关于犯罪原因的探索有种种假说,如:C龙脖罗梭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说认为,犯罪是与生俱来的身体构造方面的特征(如头盖骨异常,前额扁平,颧骨特别突出等),必须会走上犯罪道路,(本身没有实际科学价值,但对犯罪者进行研究的方向却被继承了下来,形成了二十世纪以来以伦兹.克雷奇默尔为代表的犯罪)该学说还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实施犯罪前所形成的性格,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性格的形成则是个人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犯罪学研究的第三种学说是犯罪心理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S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形成的。本我是与生倶来的,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紧密联系。自我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它和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倾向于抑制本能活动,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很快地得到满足,急切地寻求出路,而唯一
    2023-08-08
    223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1、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黄色”书刊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4、婚姻、家庭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因恋爱、婚姻的不成功,造成与恋人或夫妻反目为仇,进行凶杀强奸等报
    2023-03-17
    39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犯罪变量模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范式
    【青少年犯罪】犯罪变量模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库恩曾经把科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做的潜在知识假设称为范式。[10]那么,将青少年犯罪原因作为研究主题,从“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犯罪原因是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阶级的,也有经济的,既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道德、家庭等各方面,是一种“社会综合症”。那么,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这一研究主题做“潜在知识假设”既是十分复杂的,但又是开展青少年犯罪原因主题研究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应当“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并尝试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1、社会结构变迁。根据帕森斯的理论,我们对社会系统的分析应从社会结构入手。我国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我国过去的金字塔式社会结
    2023-06-11
    13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处罚和成年人一样吗
    青少年犯罪是否应与成人处罚不一样,分析如下:1、大多数刑事案件,就是犯罪的案件,都是年满16周岁,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满16周岁,不处罚;2、少数严重的刑事案件,就是犯罪的案件,12岁以上,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满12周岁,不处罚;3、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未满18周岁的,无论是犯的什么罪,都必须从轻处罚。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处罚是不同的,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区别:1、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已经正式开始实施犯罪。犯罪预备则是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2、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3、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
    2023-08-02
    376人看过
  • 保障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
    开放社会健康性教育,从小学早期性教育抓起,保障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现代青少年获取性知识需求多、渠道广、性观念开放、性行为明显低龄化,由此引发的伦理混乱、性伤害、性犯罪率等不断上升。这不仅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与性相关的健康危害,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当前16岁~19岁的学生有性行为者占15%以上。少女早孕状况也较严重,据中国人口网统计,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少女已达150万人次,20岁以下占71.3%,最小年龄为14岁。引流产比例逐年升高,引流产次数最多的高达8次。北京有妇产医院统计,13岁至18岁流产少女已占流产女性六分之一。性泛滥导致性疾病更为普遍和严重,仅以艾滋病为例,50%艾病毒感染者是青少年,每天有6000名青少年被感染。艾滋病流行已呈现快速增加之势,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年龄更为低龄化。引发种种性问题的一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性
    2023-06-06
    283人看过
  • 累犯的心理因素和犯罪动机
    一般累犯就是指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结束或者被法律赦免之后,在5年内再次犯罪的,并且这次犯罪是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但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或者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就不构成累犯。因此一般累犯就是对前罪和后罪都规定为故意犯罪,并且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必须是发生于前罪执行完毕的5年内的。什么是累犯吗累犯是指原罪的刑罚已经执行,但原刑罚在缓刑期满后不执行。不存在执行期满的问题。因此,缓刑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三年内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是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
    2023-07-01
    137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屡增不减
    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其特点:一是暴力犯罪多,该类案件占50%。由于青少年的不健全人格,在作案过程中不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所犯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且影响恶劣。二是偶发性强。青少年年轻幼稚,心理不成熟,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一时冲动,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比如,对某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看不惯,思想偏执,实施犯罪,表现出无目的性。三是团伙犯罪增多。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作案手段、心理方面都存在不成熟的一面,需要结合一个团伙来寻求心理上的寄托,结伙行动、互相壮胆,具有纠合性的特点。四是逐步智能化。以往青少年犯罪者大都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许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当前,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知识型青少年罪犯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信用卡、网络盗窃等智能化案件,涉及这类犯罪的青少年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犯罪活动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桐柏县法院对2
    2023-06-11
    197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对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利,取决于家庭对少年如何影响而定。对于问题家庭,不仅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犯罪道路。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根据审判案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缺陷家庭。指父母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以致无人管教或只有父母一方管教少年,发生管教不周的情况。江阴籍青年景某,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即因性格不和离婚,父亲将其带回江阴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成长期间,由于父亲的阻挠,母子从未见过面。景某的父亲从事商贸工作,没有再婚,不常回家。景某14岁弃学,15岁与父亲到无锡生活,期间不断将家中财物变卖,钱款用于上网游戏,17岁犯抢劫罪被判刑,18岁释放,家中财物几乎被他卖空,19岁组织一个抢劫团伙,大肆作案。2、贫困家庭。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少年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
    2023-06-11
    360人看过
  • 浅谈对少年犯罪的量刑
    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法律界习惯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罪犯统称为少年犯。随着治安状况日益严竣,少年犯罪也正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对少年犯罪正确量刑,已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又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两条规定明确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纵观我国的刑罚体系,我国刑法对不同的犯罪作出了不同的量刑规定和幅度,如果把刑法分则中每个量刑幅度按由低刑到高刑的顺序排列,可排列为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十五年、无期徒刑、死刑,而刑期的每一间隔可称为刑格。因此正确理解刑格和运用刑格,必须结合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法定、酌定的量刑情节综合考虑。我国刑法对少年犯的量刑规定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意味着,对少年犯量刑从轻或减
    2023-04-22
    29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财产型犯罪因素是贫困
    从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仅以某县法院为例,一年就为9起因请不起辩护人的盗窃案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所审结的盗窃案件中,92%以上的被告人家庭都非常的贫困;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完全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这类犯罪一般情况下改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常说仓禀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廉耻。当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的时候,不要说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往往会不择手段。财产型青少年犯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主体以农村青少年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挤身在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铤而走险,甚至以身试法。还有
    2023-04-25
    34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青少年犯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1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
    •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具体是哪些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
      可能是感觉没有人高兴和陪伴吧,太孤独了。
    • 青少年犯罪的内容和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8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内容有以下定义,青少年犯罪(jveniledelinqency)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青少年犯罪存在着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手段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反复性强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其犯罪原因有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多方面。
    • 不良贷款的成因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9
      1、外部经济环境为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提供了生存条件。1、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扭曲了政府、企业和人民的经济行为。2、一些国有企业资本严重不足,银行贷款被用作基金。三、扭曲信用观念。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因素对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膨胀起到了推动作用。1、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律不足。二.贷款风险监控机制不完善。不良贷款操作方法1。银行自行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催收,加大不良资产冲销力度。二、国有企业可以实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