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比较经典: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进了天堂,两人回想起在人间的生活。中国老太太垂头丧气地说:“唉,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刚攒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能够享享清福啦,可是却来到了天堂。”美国老太太却喜滋滋地说:“我是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还了一辈子的债,刚还完,这不也来到了这里。”故事的寓义在于,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仅靠原始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资本市场的手段。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在广州开了家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生意做的很红火,每年光是租金收益就有一大笔的进帐,现在我想保持或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加快发展实现对外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就有压力了;或者我在银行借了不少钱,还贷的负担很重,听说加息周期快来了,我想干脆提前还贷算了;这时把商铺变现就摆到了议程之上,而且我还要借助资本市场的手段,以REITs的名义。
接下来,就是要找资产评估师来看下物业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因为物业评估较之以前一般都会有一个增值的过程,但结论必须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如果投资者不认可,产品在推介过程中就会遭到质疑,发行失败的概率就会增加。
自从国家收紧房地产融资渠道的一系列政策法规(212文、54文等)相继颁布后,房地产行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开始凸现,越来越多的房产商希望借助金融创新来获取资本市场的支持。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这种在国外广泛运用、能将未来收益快速变现的新融资途径从刚被介绍到国内就受到国人的追捧。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逐渐收紧的情况下,REITs更是兴起了一股热潮。
相对于其它融资渠道,REITs确实具有一定无与比拟的优势。对开发商而言,最大的诱惑在于能马上将持有物业兑现,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发行溢价。对投资者而言,它具有收益稳定、分散投资风险、对抗通膨、增值潜力大等独特的吸引之处,同时它也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即使没有大量资本也可以用很少的钱参与房地产业的投资,分享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收益。
那么,REITs是否就可以完全等同于开发商的资金解药和投资者的绝佳补品呢?当我们用绝对化的眼光看待一个新生事物时,我们已经走近了出错的边缘。REITs作为一个产品,有着比较坚实的市场需求作为后备支撑,但也是有成本和需要支付代价的。
对于开发商而言,首先,不可忽视的一点是REITs的资产范围主要针对成熟的商业地产项目,而国内目前大多数房地产公司都是起步于开发住宅型地产;对于商业地产,这些公司无论是在目标市场定位、经营管理和营销运作上都缺乏实践经验,业务转型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处的转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盖个写字楼或者零售场所再拿去招商就万事大吉了。这里不仅要求房地产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支撑物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同时还有足够的人力和经验来运作这些物业,使其早日成为能带来稳定现金流入的标的。
其次,REITs对物业的另一个要求是产权的完整性。境内优质物业不在少数,但具有完整产权的为数不多。国内商用物业的发展受制于开发商急于套现以缓解资金压力等诸多因素,产权大多被分割。在此情形之下,组建一只REITs面临收购其他物业产权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风险,无法一蹴而就。
再者,REITs的收益率与地产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地产价格上涨,REITs的收益率也会相应增加,市场认购踊跃,反之则会有所下降;因此,REITs的收益与房地产的价格波动是密切联系的。同时REITs收益率对利息的波动也非常敏感,加息预期势必会对REITs的发行造成不利影响。这就意味着,把握好恰当的推出时机对REITs发行的效果和成败至关重要。同样的物业、同等的运作选择在不同的时机推出,效果可能截然不同。而对时机的把握则要求开发商对利息的波动、地产的景气程度和宏观经济背景等众多因素都有通盘的考虑。
另外,由于REITs一般并不主动管理和经营其自身资产,需要雇佣外部顾问来参与管理。因此,在转变为REITs身份后,传统的开发商/经营者将面临失去其资产控制权的风险。同时由于REITs管理层的报酬是与REITs的规模联系在一起的,管理层有通过并购扩大资产规模、驱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
最后,为了符合作为REITs的条件,REITs的管理人必须将其应纳税收入的90%,包括资本利得进行分配。这就意味着用于促进公司成长的内部资本将所剩无几,加之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REITs想要扩大其资产组合,必须依靠外部资金,渠道不外乎发行新的单位或是发行债券,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大。REITs天然的保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未来的成长。
开发商需要为组建REITs付出代价,投资者也要识别REITs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REITs在上市时都会有个盈利预测,一般的预期收益率会明显高于银行同期利率。但事实上,这个盈利预测是有假设前提的,它对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等众多因素有一定的判断依赖,而不是百分百承诺兑现。同时,REITs在组织架构上设有一定的监管设置,可这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待加强,监管的透明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由此可见,REITs可以充当解决房地产融资难的一剂良方,但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房地产金融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实力和物业的资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金融创新意味着对旧有秩序的突破,对原有体系的革新,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REITs也是一样,REITs是美好的,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REITs也是有代价的。
-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是“蜗居”基金吗?
369人看过
-
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反弹的原因
203人看过
-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能拯救楼市吗?
229人看过
-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实际效果待观察
468人看过
-
中国版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即将面世
492人看过
-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是房地产还是股票?
449人看过
房地产投资信托是一家致力于持有,并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营那些收益型房地产的公司。符合规定的不需要交纳公司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但其资产构成、收入来源和收益分配均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政府大力扶持其发展,规范其运作、用其来发展和稳定房地产市场,而又限... 更多>
-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需要如何计算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7REITs(RealEstateInvestmentTr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与我国信托纯粹属于私募性质所不同的是,国际意义上的REITs在性质上等同于基金,少数属于私募,但绝大多数属于公募。REITs既可以封闭运行,也可以上市交易流通,类似于我国的开放
-
房地产信托和房产基金的区别是什么,房地产信托和房产基金如何区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4房地产信托其实就是一些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他们的专业理财优势,通过实施信托计划筹集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一定的收益。 另外,房地产信托和房产基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区分 1、在安全性方面,信托产品的安全性普遍高于私募基金,这主要是因为信托受银监会的严格监管,行业较为规范且信托公司本身注册资本雄厚决定的。 2、在投资渠道方面,信托投资实业的居多,投资金融的多为通道类产品;而私募基金投资股
-
什么是有限合伙房地产投资基金?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7有限合伙制房地产投资基金是现今房地产投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有限合伙是由一名以上普通合伙人(简称“GP”)负责日常经营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由更多不承担日常经营管理责任但仅仅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简称“LP”)共同组成的特殊的合伙经营组织形式。 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有2-50名,至少有1名GP,LP不得以劳务出资并不得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GP不得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
-
-
基金投资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风险房地产基金的风险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3房地产基金的投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环境风险。 基金内部控制措施包括:可行性研究、内部风险控制、制定房地产地产基金投资决策流程,以及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 房地产投资基金投入之前的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这一时期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形成应建立在如何保证房地产投资基金能够尽可能得到来自企业家和投资企业的完整准确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