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职业病是否涉及赔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8:15:24 395 人看过

噪声职业病是否涉及赔偿P>根据我国工伤保险的规定,噪声职业病涉及赔偿。职业病属于工伤。因职业病治疗的,原工资、福利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应当到签订工伤医疗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诊。如遇紧急情况,可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伤、职业病需要停业治疗的,停产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一般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受伤职工评定残疾等级后,应当停止支付原待遇,依照本章有关规定享受残疾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间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他们的工作单位应该对此负责

如果你不同意职业病鉴定结论怎么办,具体规定可根据国家法律《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在收到职业病鉴定结论后,如有异议,在30日内,可以向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第二次鉴定后,仍有部分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不必担心。他们也可以在15天内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鉴定,但此时,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才是最终鉴定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职业病鉴定结论几乎没有错误。因此,员工在识别职业病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患有职业病。根据法律规定,职业病鉴定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必须是接触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造成的职业病,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业病相关文章
  • 涉及职业病的工种
    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3.起重机械作业。含起重机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10.矿山通风作业。含主扇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11.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尾矿坝作业工;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
    2023-06-22
    327人看过
  • 电梯井噪声开发商是否应该进行赔偿?
    开发商对于超过限值分贝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电梯井噪声应作出赔偿。开发商应当与噪声污染方沟通劝告、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噪声,或者请求居委会和物业介入调解,沟通无果、调解无效的可以采取报警处理的方法,由公安机关对噪声污染方处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噪音扰民法规定噪音污染标准是45分贝到55分贝之间,超过这个标准的音量,即属噪音扰民。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行为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市民遇噪音扰民可拨打12369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联系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110协商解决。二、夜间施工需要环保局批准,能够连续批准几天夜间施工环保局是不批准的。夜间施工主要是需要控制好噪声污染,并没有要求施工时间。夜间施工许可证有效期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小时,并不是长期有效。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2023-02-17
    339人看过
  • 企业搬迁是否涉及工人赔偿?
    工厂搬迁,员工不去的,否给予经济补偿,要具体衡量企业搬迁的距离及合理性因素。一般一个区之间搬迁,对员工工作生活影响不大的,公司可以不补偿。但是如果劳动地点发生变更的,必须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协商不一致的因为劳动地点的变更属于重大变更,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50岁被辞退有没有赔偿女职工50岁被辞退没有赔偿,此时职工已应退休。男职工50岁被辞退,需要分以下情况:1、职工有过错的,无需赔偿;2、职工无法胜任工作的,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则无需赔偿,否则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3、企业进行重整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4、企业违法辞退职工的,应当支付两倍经济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
    2023-07-17
    412人看过
  • 工伤赔偿标准及职业病
    工伤赔偿标准
    职业病工伤赔偿标准包括医药费、伙食补助费、食宿费、交通费以及器具辅助费用。其中治疗工伤所需医药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经过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之后,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赔偿标准计算和赔偿标准标准如下:1.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3.
    2023-07-01
    265人看过
  • 噪声职业禁忌症不属于工伤吗
    一、噪声职业禁忌症不属于工伤吗单纯的噪声职业禁忌症不能判断是不是工伤,需要看所造成的噪声职业禁忌症是否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所具备的条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二、扩展资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
    2023-04-16
    206人看过
  • 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
    1.引言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生产场所,随着现代化城市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部分变电站将处于城市的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因此,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地会对站内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居民及环境产生影响。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控制,减少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愈发重要。由于变电站工作人员身处噪声源之中,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远高于附近居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和对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2.变电站内噪声及防治2.1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变电站内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有效进行工作的重要物理因素。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对变电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影响;干扰工作人员有效获取有用的声音信号、信息(如设备正常和异常运行时的
    2023-06-06
    331人看过
  • 噪声扰民物业管吗
    关于邻居扰民的问题,是在物业管理范围内的,物业有义务去劝导,如果劝导无效,居民可以报警处理。在生活中,如果居民在小区内感觉受到了噪音污染的干扰,首先可以向物业公司反映,让物业公司出面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行为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如果物业公司沟通协调无果,业主也可以自行拨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报警处理。一、物业管理不当应该承担多少责任物业管理不当需承担的责任可以对照物业服务合同。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物业服务。业主主张由物业管理不当导致业主损失的,可以要求县级以上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要求物业公司相应的赔偿,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法院进行民事诉讼请求法院支持相应的赔偿。物业管理不当属于违约,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物业公司与业主是合同关系,物业公司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如果管理不当,业主大会可以要求其
    2023-06-23
    62人看过
  • 什么是噪声聋?
    长期在高分贝噪声污染严重的生产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如果离开噪声后,需要数小时甚至更多的小时才能恢复听力,这就是听觉疲劳。如果听觉疲劳的劳动者再继续接触噪声,内耳感觉器官便会产生退行性病变,出现再难恢复的听觉疲乏。这就是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活动时,长期接触长期在高分贝噪声污染严重的生产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如果离开噪声后,需要数小时甚至更多的小时才能恢复听力,这就是听觉疲劳。如果听觉疲劳的劳动者再继续接触噪声,内耳感觉器官便会产生退行性病变,出现再难恢复的听觉疲乏。这就是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活动时,长期接触高分贝噪声污染而引发的职业病--噪声聋。如果非常严重时,噪声聋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劳动者的听力完全消失,终成残疾。
    2023-04-22
    447人看过
  • 工伤赔偿是否包括职业病?
    1、职业病属于工伤的一种,算工伤;2、需要到当地职业病防治部门进行认定,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无法做出回答;3、如果属于职业病,认定为职业病后,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申请工伤,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级别,要求支付工伤待遇。劳动工伤——职业病的待遇业病患者的待遇,根据其职业病诊断证明和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按国家现行规定确定。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在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
    2023-07-05
    446人看过
  • 广场舞的噪声属于什么噪声
    广场舞的噪声属于社会生活噪声,根据规定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造成影响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可以由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第六十四条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但紧急情况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合理规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可以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加强管理。
    2024-04-29
    476人看过
  • 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享有什么待遇
    一、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享有的待遇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性噪声聋,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性噪声聋是由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致害因素造成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观察对象进行诊断,在其进行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性噪声聋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性噪声聋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噪声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性噪声聋病人。职业性噪声聋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二、用人单位在噪声防治中应承担
    2023-03-15
    159人看过
  • 职业打假人声称赔偿是否属于敲诈行为?
    职业打假人索赔不算敲诈。职业打假人故意买过期食品要求赔偿不是敲诈,为了加强食品的管理。食品、药品可以“知假买假”并索赔。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出发,明确了在食品、药品领域,消费者即使明知商品为假冒伪劣仍然购买,并以此诉讼索赔时,人民法院不能以其知假买假为由不予支持。因食品、药品是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安全的特殊、重要的消费产品,而该司法解释亦产生于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等一系列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出,群众对食药安全问题反映强烈的大背景之下,是给予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政策考量。碰瓷算不算敲诈勒索算,当事人被骗是因受威胁产生畏惧,从而给付财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
    2023-07-19
    483人看过
  • 工伤是否认定为职业病赔偿
    工伤是否认定为职业病赔偿金?职工发生工伤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工伤认定书认定为职业病,可以给予补偿。员工一旦被认定为职业病,即可认定为工伤,并获得工伤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贴、生活护理费、停工工资、交通住宿费、辅助设备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津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的标准不尽相同。这些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保障机制。包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职业病和工伤保险机制,建立稳定、多渠道的职业卫生投入机制,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根据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平等采用国际标准,努力使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建立适合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对现有
    2023-05-07
    235人看过
  •  工亡是否涉及赔偿责任?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在职工因工伤事故而死亡的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形有三种,分别是醉酒或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自杀。如果没有上述情形,则单位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应当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以上三种情形都可以免除单位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在职工因工伤事故而死亡的情况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免除责任:一是醉酒或吸毒;二是故意犯罪;三是自残或自杀。没有上述情形的,则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三十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 伤 认 定 申 请 时 限 : 职 工 死 亡 后 如 何 处 理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工伤认定申请时限规定:1.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初次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
    2023-10-09
    45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业病
    词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职业病
    相关咨询
    • 我想咨询一下,职业病噪声聋10及赔付标准
      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20
      职业病噪声聋10的赔付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1个月本人工资。
    • 七级职业性噪声聋赔偿标准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5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7级伤残的,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工伤赔偿: (1)如果继续在单位工作,不辞职的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级工伤为13个月本人工资
    • 职业性轻度噪声聋要赔偿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7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
    • 职业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作业工龄较长,是否会得到精神损害赔偿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6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的时间、强度特别是噪声作业工龄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生产性机械产生的噪声均为连续稳太性,因而对听力的损伤是一种慢性渐进式的。一般在一到两年的接噪时间内不会有耳聋的情况。(我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规定是三年)职业性噪声聋症状轻的,脱离工作环境再加对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噪声作业工龄较长
    • 噪声职业病和工伤如何鉴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1
      1、职业病一般先到用人单位所在区的疾病防控中心,由其做出职业病诊断报告,对诊断报告不服的,可以向设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卫生局申请进行职业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