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宪法保障机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7:26:09 249 人看过

2005年第7期《唯实》钱晖、吴春祥的文章就建立中国宪法保障制度的设想提出;

1宪法保障制度构成之一――违宪审查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之下分别设置宪法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同级人大,专职行使违宪审查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省级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作出的各项决定、命令的合宪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同级和下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以及下级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作出的各项决定、命令的合宪性。

2宪法保障制度构成之二――宪法诉讼制度

在最高人民法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之内分别设置宪法审判庭,专职行使对公民或组织起诉国家机关违宪行为的审查权。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查全国性违宪行为诉讼案件,而省一级高院则负责审查地方辖区内违宪行为案件。

司法机关在进行宪法诉讼、实现宪法司法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公民或组织起诉之违宪行为应当是狭义违宪行为。因为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出于法律体系的最高的母法地位,其他一切部门法都是其子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违法行为都是广义上的违宪行为。当违宪行为既违反宪法又违反具体的部门法时,如果通过具体和部门法可以有效解决的,就不作为违宪行为处理,而交由相应的审判庭处理;而当违宪行为虽然既违反宪法又违反具体的部门法,但部门法并没有相关条款予以有效解决或者违宪行为不属于任何部门法管辖而只能通过宪法追究的情况下,就应当作为违宪行为提起宪法诉讼。

作出这样的限定是为了避免在宪法司法化过程中宪法条款被任意引用,一方面导致宪法作为根本法地位和权威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为了减轻宪法审判的负担,合理协调案件的分工。

(2)法院在涉及对违宪行为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合宪性审查时必须上报同级人大宪法委员会进行审查。因为我国现行体制下司法机关不能对法律法规进行违宪审查,只能由权力机关进行。如果审查后裁定违宪,则法院可依据宪法相关规定直接适用。

(3)刑事案件中,宪法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即使所犯罪行在刑法中并无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也不能引用宪法制裁。刑法理论明确要求实行罪行法定原则,而这个“法”只能指刑法,而不能做任何扩大解释,这是因为刑法所确定的制裁措施是最严厉的,它可以剥夺财产、自由,甚至是人的生命,如果可以直接引用宪法定罪量刑的话,就无法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了。因此如果刑法对该行为无明文规定,则只能作“无罪推定”。

3宪法保障制度构成之三――违宪责任机制

确定违宪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可以对违宪者进行惩戒,又可以对受害者进行适当补偿,同时还能提高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减少违宪事件的发生。对于违宪法律法规而言,由于其效力是针对全社会不特定多数人的,因此难以确定具体的受害人数以及相应的损失,故可判决该法律法规因违宪而无效,并责令相关制定主体公开声明,以起到警示作用。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推行宪政,如何保证宪法能够沿着正常的轨道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如何能够保证宪政所推崇的国家权力受到制约、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模式得以实现,笔者以为,建立在中国国情之上,以违宪审查制度、宪法诉讼制度和违宪责任制度构筑的中国宪法保障制度,将是最坚强、最有力,也是最可靠的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09: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违宪审查相关文章
  • 中国社会保障制立法进程加快
    10月1日之前,我国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真正形成,它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又与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呼应,标志着我国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2413万人、33679万人、12339万人、14074万人、9794万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早在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制度,公费、劳保医疗政策等,构成了以国
    2023-06-06
    363人看过
  • 宪法保障下的监督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监督从范围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司法机关,具体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及劳改机关和劳动教养机关进行监督、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进行监督、是对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宪法监督权包括什么内容宪法监督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这里,作为参政权的一项内容的监督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它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条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
    2023-07-03
    248人看过
  • “社会保障入宪”与社会保障法制化
    伴随社会和法制的进步,社会保障权成为公民宪法的权利,相继进入各国的宪法条款中。2003年12月1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入宪成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坚实基础,也促进了社会保障法制化的进步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入宪确立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核心为人权保障(一)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基本理念是人权保障产生于19世纪末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决诸如贫困、失业、人口老龄化、工伤事故等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是通过普遍性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措施;为那些陷入生存危机之中的、受到社会风险侵害的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为全体公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利于公民个人的发展。百年之后,社会保障已经不仅仅是解决一定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实现人权保障的有效途径。在现
    2023-06-06
    158人看过
  • 论我国保险信用体系的建立与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作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杨延昌[摘要]:本文从吉林和个人也得不到社会的谴责和唾弃的状况,使保险信用出现漏洞时很及时地得到法律强制性的补救,有力推动保险业的发展。
    2022-04-10
    56人看过
  • 建立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已经公布,《决定》中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对宪法宣誓,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制度,大多数国家在宣誓时都会对宪法宣誓,很多国家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地方的重要领导人也要在就职前对宪法宣誓。四中全会提倡的依宪治国,提高宪法的权威,建立对宪法的宣誓制度,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还非常必要。首先,我国宪法是授权性的。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成、权力和义务的划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宪法为公民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也进一步限制了政府的权力,政府必须保护和尊重公民的权利,因此承担宪法义务的主体应该是国家与政府机构,而不是公民个人或私人机构。既然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由宪法授予,那么公职人员在就职宣誓时必须宣誓遵守和效忠宪法和法律,否则权力就要被收回;其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权力都属
    2023-06-06
    122人看过
  • 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针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状况,特别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建立职工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如果受保企业职工出现拖欠工资问题,可用该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金向职工支付拖欠的工资,不足部分可通过变现企业资产来筹集。上海:欠薪保障制度将覆盖所有企业进一步降低劳动者自主创业的门槛;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大龄失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就业的,将其失业保险金调整为就业岗位补贴;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今年上海市将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新举措。欠薪保障制度全覆盖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的要求,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综合治理机制,将欠薪保障金适用范围扩大,构建覆盖本市所有企业
    2023-08-17
    474人看过
  • 宪法如何保障立法的合法性
    立法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宪法与立法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中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具体明确,所以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在宪法的基础上,制定了立法法。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其意义在于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可以有更加明细的条款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2023-07-06
    362人看过
  • 中国31个省区市已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其余30个省份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颁布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25日在贯彻实施《最低工资规定》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透露的。他说,开展宣传周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落实新修订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帮助广大职工全面了解,掌握《规定》的有关内容和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用人单位遵纪守法,依法用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建设。若用人单位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则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
    2023-06-10
    189人看过
  •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仍缺乏立法保障
    应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规范投资、建设、分配、管理运营、保障对象退出、流转等各个环节近年来经过探索,我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在保障性住房体系、立法、机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保障性住房产品实现内部可流动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工作重点,我国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一批住房保障政策和相关产品。然而,这些保障政策规定和产品处于内部相互割裂的状态,互不隶属。比如租售安排上,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廉租房以租为主。在腾退方式上,经济适用房五年之后还可以售卖,这意味着经济适用房对应保障对象相对于廉租房、公租房保障对象的收益会大很多。武汉大学中国住房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曾国安说,这种割裂的状态造成保障体系之中存在一些覆盖盲点,形成规模不小的空白区,有些保障对象因为自身的经济条件找不到适合的
    2023-06-10
    191人看过
  • 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有了医保,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以后再能有养老保险就更好了。他对记者说。在2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居民一进入单位工作,就终生享受铁饭碗的待遇,农民也有赤脚医生的免费治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此间专家指出,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又得益于社会保障所创造的稳定的社会环境。1993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这一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明确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10年多的改革中,中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确立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通过实行个人缴费,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初步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多元筹资的机制。
    2023-06-06
    101人看过
  •  我国宪法中关于自由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
    2023-09-19
    214人看过
  • 宪法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一、是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最根本的最主要来的问题.诸如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宪法是不是我国的基本法宪法是基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法律的一种,是最根本的法律。比普通法律的效力更高。普通法律要以宪法为原则。宪法的作用:1、巩固国家政权;2、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3、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4、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
    2023-07-06
    324人看过
  • 巨灾保险中国出路:应建立良好巨灾机制
    灾难多发,使得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巨灾体系成了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瑞士再保险财产险与特殊险高级副总裁张彩玉。张彩玉认为,巨灾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巨灾机制做基础,该机制包含灾前制定防灾规则和建筑标准,根据各地不同的灾因设计风险转移方案;灾中有效抢救生命财产,降低损失;灾后进行施救处理与补偿损失,并将灾害损失资料送交各相关部委作为日后政策规划的参考。张彩玉供职的瑞士再建议中国在建立巨灾风险保险制度初期阶段实行下列适用方案:包括建立巨灾共保体、开展政府紧急救助指数保险计划和对商业保险进行政策性扶持。共保体的建设与施行宜采用阶段试点的方式,张彩玉建议,第一阶段,巨灾共保体可先针对城市,如京津塘地区,以地震为灾害类型、住宅为对象、并采用强制执行的手段。由于单一保单的销售和理赔成本很高,以城市区为主可降低处理成本,同时不需要政府补贴保费;地震具有频率少、损失重的特点,一
    2023-04-23
    149人看过
  • 建立保障证人作证保障相关制度
    我国法律法规在证人作证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化,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在证人的权利义务对等、义务责任对应方面作出较为系统明确的规定,使得证人出庭作证有充足的安全保障、物质保障。作为公民的一项义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无正当理由拒绝的,应当有相应措施促使其履行,甚至使其承担不履行义务的相关责任。对于身为法人或组织(一方当事人)的成员,同时又是对方当事人证人的情形,应当具体考察。若该证人仅仅因为法人或组织一方的压力而对其掌握的、与本案审理结果有重大密切关系的事实拒绝作证,证人应当承担拒绝作证的责任,法人或组织一方应当承担妨碍证人作证的责任。但另一方面,该证人身为法人或组织的成员,便应有对该法人或组织忠实、为该法人或组织保密的义务。这一点,对于一个法人或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行至为重要。不敢想象法人或组织成员纷纷去作不利于该法人或组织的证言,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尽失,
    2023-06-06
    456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 更多>

    #违宪审查
    相关咨询
    •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2
      现在,已经有97个国家规定了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的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其理由大致是:1、明确以宪法为基础的法秩序才是公权力的惟一来源2、通过宪法宣誓确立公职人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和热爱3、提醒公职人员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4、化公职人员守法的自觉性为道德约束力5、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6、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
    • 中国宪法怎么制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6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6]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7]、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8]、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9]、2004年3月1
    • 我国宪法的制定机关是谁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1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 如何建立经费保障体制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层所所长对本所财务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负责;县局分管财务领导对经费日常监督审核负责;对设置账外账甚至私设“小金库”的基层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对新增债务且无正当理由的基层所,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由经办人负责清偿债务;对财务列支后,上级部门审计检查发现的违规支出,由经办人、基层所负责人、审核人直至县局分管财务领导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 如何建立宪法行政诉讼制度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诉讼是指国家通过法定诉讼机关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公民之间的纠纷,解决国家机关权责纠纷,处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违法侵权行为的司法活动。目前,我国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由法院审理,但没有相应的诉讼机关和程序来解决行政纠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诉讼制度。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相继展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解决改革中的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