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二年。
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
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一、扫描合同有效么
在日常的合同签订中,可能由于某些情况,来不及拿到合同原件,会采用扫描的方式来订立合同,扫描的合同一般是合同文本的复印件,要想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要确认其与原件一致,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认与原件核实无误或者有其它证据佐证的复印件,可以认定其效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是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因此,扫描合同需要与原件核实无误,或者有其他证据相佐证,或者对方没有相应的证据反驳的,是可以认定其效力的。
二、合同效力是否以后发生为准
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我们将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原则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要根据协议内容确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约定为准。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
合同变更权时效为多久,有没有法律规定
113人看过
-
合同变更时怎么认定合同效力
103人看过
-
要求变更合同条款是否有变更时效
124人看过
-
协议变更合同生效的前提,变更合同时效是多久
362人看过
-
何时生效的合同变更?
386人看过
-
合同变更程序规定,合同变更的条件
262人看过
-
合同变更的时间有没有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031、法律上对合同变更的期限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谓合同期限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合同变更亦是如此。 2、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4、
-
合同变更法律依据有哪些劳动合同变更时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5法律规定应当书面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实践中口头变更也受到法律保护,但为了避免日后发生争议,建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一条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
-
合同法规定的变更合同在生效前可否变更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6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基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不改变合同当事人、仅就合同关系的内容所作的变更。合同变更的情形有以下几种: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当事人选择了变更合同的;③因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
-
合同变更权的时效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合同变更时效是多久合同变更期限是多少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23一般来说,当事人在合同存续期间享有合同变更权,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内容的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第五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三)依法不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