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共犯情节有哪些
1、如若行为人同国家工作人员相互串通,运用国家公职人员的职权,共同对公共财产进行侵蚀、盗窃、欺诈或采用其他非法途径占有,那么将被视为贪污罪的共犯。同样地,如果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员工相互勾结,利用这些单位员工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也会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犯。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那些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分别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则应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来确定罪名。
2、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了一定程度,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如果涉案金额巨大,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时缴纳罚金。而当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时,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仍需缴纳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侵占罪共犯的判刑怎么界定
对于职务侵占罪共犯之判定基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首先,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所拥有的财产权益;
其次,客观方面的必要条件即是该犯罪活动至少需要由两位以上的行为者共同完成;再者,行为主体须为已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最后,主观方面则要求参与犯罪的各行为者均存在共同的犯罪意图。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行为人若与国家公职人员相互勾结,滥用职权以攫取公共财产,这将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相反,如果他与诸如公司或企业等私营部门里的员工相勾结,非法定地占用了单位财产而且数量达到了巨大的程度,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被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在涉及到非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之间的勾结时,他们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来侵吞单位财产,其罪行的性质将根据主要罪犯的身份来确定。
-
职务侵占罪具体有哪几个共犯情节
345人看过
-
侵占罪有共犯么
85人看过
-
犯了侵占罪,但没有自首,情节严重吗
129人看过
-
如何评估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情节
95人看过
-
什么情节构成侵占罪
60人看过
-
侵占罪既遂有哪些情形
167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具有哪些犯罪情节河南在线咨询 2021-07-1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内容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为情节严重;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也为情节严重的情形。
-
非犯罪情节有哪些情形上海在线咨询 2024-04-25非犯罪情节包括以下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4、依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
江苏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情节要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02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
-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处罚情节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18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