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打人属于什么行为要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如果是警方合法执法时,行为人一旦抵抗则属于暴力抗法,妨碍执行公务,严重时甚至可以构成袭警的罪名,是正常行为,如果是无故殴打,造成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若个人判断警方为非法执法时,亦应服从执法,因为法院很难界定警方的该次执法是否为非法执法或合法执法过程中存在有非法执法行为,此类证据被执法人及检察官均很难提供,因此多数情况下无法认定警方执法行动及行为构成非法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
2、客观要件,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本罪;
3、主观要件,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4、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交警办理酒驾处理程序是什么
1、根据酒驾后果也不一样,一般的饮酒后驾驶就是交警队处理,不严重就是罚钱扣证,也不会拘留。
2、饮酒后后被处罚再次酒驾的十日以下拘留并吊销驾照,再做酒精测试。
3、醉驾和因酒后驾车不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照。
4、刑事责任一般先由公安机关追查,再移送检察机关,在由法院判决。刑法131条规定的醉驾是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文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罚款金额由当地人民法院审判。
(二)、2011年5月2日启用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中规定: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5、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6、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醉酒驾驶的标准为:等于或大于80mg/100ml,即车辆驾驶人员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80毫克以上。据测算,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
(四)、《刑法》规定:
1、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
2、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3、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4、醉酒驾驶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把危险驾驶行为写入刑法,提高对这种行为处罚的力度,能够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和预防犯罪行为发生。
首先,交警部门在针对于相关的酒驾进行查处的时候,肯定是要对驾驶人进行酒精测试。看驾驶人是否进行饮酒。不过交警会对驾驶员是否饮酒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如果预测到驾驶人有喝酒的话,我们就会要求做相关的酒精测试。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交警事故认定结论引发争议
399人看过
-
佛山一高速路口62万车主违章,“天量”罚单引发舆论热议
231人看过
-
银行收费为何引发舆论关注
64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审议引发热烈讨论
438人看过
-
2022年违规征地案例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385人看过
-
警察未抓捕打人者,引发争议
24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关于微信舆论诽谤事件立案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221、须有捏造一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什么是舆论监督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形的一种客观效果。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传媒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意见表达的方式是媒介
-
麻将娱乐活动引发警局抓人事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3如果你被警察叫去做笔录或拘禁,下面这个处理流程可能会有所帮助。首先,如果只是普通的询问情况,警方最多只能对你进行12个小时的询问。但如果情况严重,警方最多只能对你连续24个小时进行询问。其次,如果警方认为你无需被拘留或被逮捕,那么在完成调查后,你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如果警方认为有必要拘留你,那么在询问或拘禁结束后,你将被送往看守所。这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最晚也不能超过24个小时。因此,如果你在被警察
-
舆论监督如何解释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16舆论监督,全称为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