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的例外
其实在刑法中,涉及不止一个罪名,且需要区分是“数罪并罚”还是“择一重罪论处”的只有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剩余的,以数罪并罚为原则,以一罪处理为例外。(一罪处理:继续犯、结果加重犯、复合行为犯、法条竞合、结合犯、集合犯、连续犯、吸收犯以及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想象竞合犯的原则是择一重罪论处,例外是数罪并罚。(数罪并罚的情形只有一个,即“出口退税罪+逃税罪”,刑法第204条第2款)牵连犯的原则也是择一重罪论处,例外是数罪并罚。牵连犯数罪并罚的常见情形:
(一)有组织犯罪
1、恐怖组织:《刑法》第120条第2款
2、黑社会:《刑法》第294条第3款
(二)国家工作人员犯罪
1、挪用公款:《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二款、
2、受贿: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应当数罪并罚(徇私枉法罪除外)
(三)制造保险事故犯罪——《刑法》第198条第2款
二、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是什么
(一)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
这是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区别于实质数罪及牵连犯等犯罪形态的根本点,究竟何为“一行为”,学界众说纷纭。有所谓“自然行为说”、“社会行为说”、“犯意行为说”、“法律行为说”等等。或以结果、或以性质、或以犯意、犯罪构成的个数来区分一罪与数罪,虽各具价值但均有失偏颇;只有“因果关系说”综合考虑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之因果关系这些客观要素来设定“一行为”的标准,合“自然行为说”与“社会行为说”之长,较为科学。根据“因果关系说”一行为包括“行为人的一个身体动作造成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即一因一果,是一个行为;一个身体动作造成数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即一因多果,是一个行为;数个身体动作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即多因一果,也是一个行为,”而“数个不同性质的身体动作造成数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即多因多果,是数个行为。”想象竞合犯中,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无论其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其犯罪心理是故意还是过失,亦或故意与过失混合,均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立。
(二)行为人的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所代表的数个性质不同的犯罪构成。这是想象竞合犯的认定区别于实质一罪的根本特征。
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是对犯罪构成的高度概括。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何谓“数个罪名”,如今尚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一行为触犯数个同种罪名,当然是触犯数罪名,是同种数罪。”中国台湾学者翁国梁也提出“学者有承认异种类之想象竞合犯而否认有同种类的想象竞合犯之存在者……余则以为不然,盖被害法益之个数,并不限于同种或异种;且刑法55条前段规定,系置重于被害法益之个数。一行为而犯数罪名,即具备数个犯罪构成要件,并不因被害法益之是否同种而有异故也。”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践中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如前所述,想象竞合犯不是实质数罪,原因在于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承认同种罪名是数罪名,那么在想象竞合犯一行为的前提之下,各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实际上均相互重合,只是直接客体数量和范围的增加,而这一量上的变化不足以影响罪质,可为一罪构成完全概括,只用一个罪名就可以完整评价,故同种罪名仍为一罪。
其次,即使承认同种罪名是数罪名,对司法实践也并无裨益。如行为人故意一枪打死三人,对三个故意杀人罪如何从一重?因而,承认同种罪名的想象竞合犯不但对司法实践毫无意义,反而徒增困扰。
再次,承认同种罪名的想象竞合犯可能导致重罪轻判,造成罪责刑无法达到一致,如行为人故意用枪击伤三人,致一人重伤,两人轻伤,如按想象竞合犯处理,则从一重罪处罚,只对重伤他人的结果进行评价,而其他两轻伤结果则忽略不计,这显然造成罪刑严重不一致,枉纵了犯罪人,对受害人也极不公平。而若按一罪处理,则可综合评价,将致三人受伤的事实作为情节考虑,则可做到罪责刑平衡。
台湾学者从法益说出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立论有据,但由于中国大陆刑法理论的基础是社会危害性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只能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一些启发却无法应用到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当中来。
想象竞合犯不应包括同种罪名的情况,只有当罪名相异,犯罪构成性质不同时,才存在着竞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均无法全面评价该行为,即行为所触犯的各犯罪构成之间应无重合之关系。
这是想象竞合犯区别于法条竞合犯的根本特征。
犯罪行为所符合的数个犯罪构成之间具有重合关系这是法条竞合犯的法律形式。重合关系包括包容关系和交叉关系,那种不承认交叉关系,或不完全承认交叉关系(如马克昌教授在其《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一文中指出“一法律条文之一部分为他一法律条文内容之一部分时不是法规竞合)的提法似有不妥。所谓重合关系,应为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均存在包容与交叉关系。
在犯罪客体上表现为既适用于范围较广的社会关系也适用于范围较小的社会关系;在犯罪主体上表现为既适用于范围较广的主体也适用范围较小的主体;主观方面的重合主要是罪过形式的重合:主要是故意的重合,既指内容较广的故意包括内容较单一的故意,也指一般故意包括特定故意;犯罪过失的重合则主要是行为人应当预见的结果范围之间的包容关系;客观方面的重合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完全相同,行为的复合性包括行为的单一性,或行为的多样性包括了行为的单纯性。
正是由于刑法法条错综复杂的规定,才使得某些犯罪构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重合,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中必有一个犯罪构成最符合该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能够完整评价该行为而排斥其他法条的适用,因而法条竞合犯只是形式上触犯了数个罪名,而其本质上是单纯的一罪。其构成由两个要件,即其一,犯罪构成的相互重合;其二,同时触犯数个具有重合关系的犯罪构成的行为的发生。
而想象竞合犯恰与之相反,其行为所触犯的各构成并无重合关系,使得其区别于一罪而具有不完整数罪的特征。想象竞合犯的出现是由于行为人的特殊行为,而使两个本来并无重合关系的法条建立起了偶然的联系,其出现于法典制定时是难以预见的。
三、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果加重犯是一行为犯一罪,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数罪名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依附关系。
(二)结果加重犯侵害的犯罪对象大多是同一的,例如伤害致死、强奸致死等;想象竞合则与之相反,其一行为所侵害的往往是不同的犯罪对象,如开一抢,打死甲,打伤乙。
(三)结果加重犯是犯一罪发生加重结果,其加重结果与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之间往往具有重合性。想象竞合犯除了行为要件以外,其它方面大多数有数罪特征,其中当然包括数个结果,这数个结果间较少具有重合性。
(四)结果加重犯本身有独立的法定刑,只要在其法定刑幅度内处罚即可,刑罚运用上较为简单;想象竞合犯则须比较各罪的法定刑的轻重,按照其中一个重罪定罪,并在其法定刑幅度内酌情从重处罚,刑罚适用上较为复杂。
-
想象竞合犯理论即可解决争议
244人看过
-
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及构成特征,想象竞合犯的处理规则
257人看过
-
难道想象竞合犯数罪?
423人看过
-
想象竞合犯的详细犯罪描述
288人看过
-
探讨竞合犯的想象
311人看过
-
想象竞合从一重如何判断
348人看过
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 更多>
-
想象竞合前罪论证上能否定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8想象竞合前罪必须成立。想象竟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行为,适用刑法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刑期计算的一般规则是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
1、与想象竞合,择一强奸罪?2、传播性病罪与(哪个重?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1应按第2种择一重罪处罚,传播性病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嫖宿幼女罪法定刑为5年以上,即按嫖宿幼女罪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强奸罪要求幼女属于非自愿的情况,而嫖宿幼女罪属于幼女自愿。
-
猜想象竞合犯的典故事例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05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重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象竞合犯,但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被承认的,并为司法实践所普遍接受。
-
想象竞合犯如何定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3我国《刑法》关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断”原则的适用显然存在弦外之音。 《刑法》第204条便是个例外。该法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201条的规定(偷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此法条的理解要分两部分,一是所骗退税款正好等于缴纳的税款的,这种情况应定为偷税罪;二是所骗退税款
-
难道想象竞合犯数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8想象竞合犯不能数罪并罚。由于想象竞合犯是一种犯罪行为,触犯了几个罪名,但按较重罪处罚。数罪并罚是实施几种行为,分别构成几种不同的犯罪,然后数罪并罚。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数量的不同。想象竞合犯是一个,数罪并罚是几个,这也是想象竞合犯不能数罪并罚的原因。【辟谣】过失犯罪能想象竞合吗?真相:可以分析:可以。想象竞合犯包括故意或过失犯罪。又称想象并合犯或想象数罪,是指一种犯罪行为违反数罪的情况。即以